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思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畅童娜

  [摘 要] “国际技术贸易”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能够满足技术飞速发展对人才的时代需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的国家需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新文科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更为丰富,不仅涉及国际业务及相关法规公约,又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机制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潜移默化地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最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际技术贸易人才。
  [关键词] 新文科;“国际技术贸易”教学;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技术贸易”课程建设项目(k202103009)
  [作者简介] 畅童娜(1984―),女,山西运城人,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5-24
  引言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达成共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都需要新文科[1]。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对中国特色内容的挖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脉络相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而且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我国学生在知识体系、文化素养等方面呈现其独有的特点,教师要基于此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2],构建中国特色教学体系。
  一、“国际技术贸易”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国际技术贸易”作为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课程,在理解技术转移理论以及与技术贸易相关的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国际技术贸易标的概念、合同类型及主要合同条款;国际技术贸易的价格与税费;国际技术贸易有关的国际公约和法规等。国际技术贸易属于涉外经济活动,我国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各个国际组织,遵守国际规则。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基础知识,是我国发展国际技术贸易的必要条件。但是,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国际公约和法规的制定主要源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针对中国国情的理论指导以及从中国利益出发的相关规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经济文化特点,辩证地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同时,需要根据本国法治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我国营商环境的特征,探索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技术贸易活动时,可能遇到的规则、制度相关问题。
  此外,全球经济发展迅速,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许多国家都把引进技术作为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国际商品市场中,商品的竞争力表现在价格和质量上,但最根本的是体现在商品的技术竞争上。因此,技术作为贸易标的,相关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然而,技术虽然是中性的,但是,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的当事人是有祖国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学生在掌握国际技术贸易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此,课程思政要贯穿“国际技术贸易”教学全过程,有机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二、“国际技术贸易”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途径
  (一)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基本方法;吸收借鉴国外国际技术贸易的成功经验;分析技术特点和国际技术市场变化趋势;探索我国技术进出口的战略和策略等。但这些教学目标未包含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知识范围、实践能力都需要达到更高的水平。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2]。所以,“三观”的正确树立理应纳入教学目标中。其次,学生还要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2]。具体到“国际技术贸易”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贸易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应了解我国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总结技术贸易发展的规律;同时,了解我国技术发展历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四个自信”。再次,经济学等专业课程要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2]。因此,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关注国际技术贸易前沿,具备分析与解决国际技术贸易问题的能力,还应涵盖诚实守信、强化法律意识的目标。同时,学生在从事国际技术贸易活动中,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理想与道德,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最终目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学生要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国际技术贸易”的第一堂课是使学生了解该门课程、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虽然不涉及核心知识点,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融入点。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人类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历史上的中国通过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传播途径,将技术成果无偿传播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学生通过了解与技术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
  “国际技术贸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技术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技术的价格与税费、国际技术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在理论环节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挖掘经济与Q易理论中的技术变量,深入理解理论内涵,增强运用理论分析国际技术贸易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理论大都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出发点及逻辑思维方式不同于国内学者,学生应该辩证地看待。从我国经济环境及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出发,综合运用不同理论,可以对理论进行修正,甚至可以提出创新的技术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649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