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助力实践教学育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雷西萍 张昊 魏剑 高云琴

  [摘 要]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激情、有观念的现代新工科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列举了具体方法与措施,为具有相似专业的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工科;课程思政;纳米材料专业;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 2019―2021年校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综合建设类教改项目”(YLZY0504Z03)
  [作者简介] 雷西萍(1979―),女,陕西西安人,理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通信作者),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表界面、新能源研究;张 昊(1984―),男,陕西西安人,材料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98-04 [收稿日期] 2021-04-30
  2017年2月和4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分别召开了综合性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的新工科研讨会,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自此“新工科理念”被首次提出[1]。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为应对全球形势、国内工程教育发展形势和服务国家战略而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新工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传统工科的改造升级;二是指面向新经济产生的新工科专业;三是指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专业[2]。
  我校作为以建筑、土木、环境和材料为特色专业的百年老校,多年来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工科型创新人才,2019年为响应国家培养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特向教育部申报并获批了新办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这项专业是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专业,该专业方向定位为锂离子电池技术与微纳加工技术,旨在培养具有专门从事锂离子电池生产、组装、测试以及纳米材料化学制备与物理加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大学期间正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最佳时期,他们不仅需要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更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如何培养既具有深厚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12月,教育部指出各高校应以“课程思政”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效统一[3]。对于工科型院校来讲,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情感交流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笔者在从教过程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方面明显不足,“自上而下”各级人员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本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力图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组织以及引导方法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塑造远大的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和培育健康心态,助力实现新时代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远大目标。
  一、纳米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专业是以锂离子电池生产和微纳材料加工为主要方向,培养具有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设计了纳米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大学期间,本专业学生应当修够各类实践教学内容共计172学时+32k,其中,学生首先需要完成基础课如“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机械设计”相关实验课程,以及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大三)、毕业实习(大四)、军事训练,这些实践活动主要在大一和大二完成。升入大三后,专业课增多,专业课实验力度加大,包括计划内实验和计划外实验。计划内实验又包含课内实验和独立设课实验,实验性质以设计性和综合性为主,占据总实验学时的80%。其中,课内实验包含专业基础课程“电化学原理”、专业方向课程“材料物理性能”“微纳制造技术”分别开设4学时的课内实验,共计12学时;独立设课实验为本校的特色,是为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而开设的必修实验课,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B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锂离子电池综合实验、纳米材料制备综合实验、材料基础实验,共计160学时。计划外实验是指拓展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包括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组装、液相法/固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粒度测试及形貌观察、光刻法制备微纳结构及形貌观察。此外,还有学校组织的开放性实验项目、校SSRT项目以及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能够很好地满足同学们对全校专业性实验的热爱,能够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
  二、课程思政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
  自2017年教育部颁布课程思政走进课堂的政策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我校也逐步开展了多项教学法活动,进行了多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走进课堂”的教学讲座。但几乎全部针对理论课程学习,而开展课程思政运用于实践教学的案例并不多,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教学中严重缺失,课程思政发展不平衡。作者认为,实践课学时虽然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但是,正是在各类实习、课设、实验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有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并通过身体力行实现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实践教学是植入思想政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不强
  目前,课程思政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学习中,而在实践教学中体现严重失衡,例如如何从组织上、内容设计上、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均有缺失。对于基础课程实验,如“大学物理”“无机化学”“C械设计”“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所设计的实验均为经典实验课程,是经历了数代人检验的科学典范,也是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契机。但多数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并未让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预习环节,故学生无法深刻理解这些经典实验背后的爱国主义精神、奋斗与成功的辩证关系、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探索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内涵无法渗透。

nlc202204061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752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