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落实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煜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特征和落实路径。阐述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探讨了三者的关系,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分析指出体育W科核心素养具有统摄性、内核性和衍生性的特征。提出通过提升教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夯实学生运动技能基础、培育学生健康行为、提升学生体育品德修养等途径可达到有效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特征;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2.01.015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词汇,从理论研究的学者到一线教师,都将核心素养作为探讨的一个课题。 2017年我国高中阶段各学科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引领本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了学科教学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自上而下提出的,在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落实过程中,一线教师是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多理论研究少实证研究,课堂教学冠以学科核心素养,实则依旧采取“老一套”教学方式的情况仍很普遍。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会带来哪些改变,许多一线教师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对理念的落实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根据《普通高中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的解读[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包含运动能力素养、健康行为素养和体育品德素养三个方面,《课标》对不同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的定义,如表1所示。
  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部关系
  虽然都冠以“核心”,但是三个核心素养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兼具并列和分级关系(图1)。
  
  三者的关系需要先从三个核心素养的内涵说起。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来看,运动能力素养是外显的,容易观察和测量。比如体育展示与比赛,通过运动项目的展示、竞赛来体现,这丰富了运动能力素养的内涵,基本上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具有运动能力素养,也就是说,体育课上选择什么运动项目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该运动项目时的体能、技战术水平和心理能力的运用,即运动项目并不是核心素养,通过该项运动达到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的提升才是运动能力素养的本质。健康行为素养包含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运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二是健康知识与能力,包括健康知识、心理调节能力等。之所以体育学科素养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因体育课程的性质决定。自2001年课改开始,体育课程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不仅包括体育运动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健康的相关知识内容,因此,体育课也改名为体育与健康[2]。虽然“体育”与“健康”两方面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看似不相干的内容被安排到在一起,但都是属于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都被纳入体育课程,也是学生保持健康行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行为素养中,学生的运动习惯非常重要,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运动项目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必须至少有一项运动技能作支撑,否则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无从说起。
  体育品德素养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二是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追求。体育行为规范是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体育育人的直接体现,体育价值追求则是体育核心素养的最核心的追求,也是体育学科存在的独特意义,比如奥林匹克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激励了无数人为之奋斗终身,这是体育运动价值魅力所在,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最深层次价值追求。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2.1 统摄性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是上位概念,在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统摄作用。所谓统摄,就是说所有的体育活动其最终的目的都指向于此,即无论体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什么,最终指向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不管教学内容是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抑或是游泳、冰雪运动,选择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目标,也就是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能力素养,形成健康的行为素养,最终达到体育品德素养的价值追求。这么一来,极大地拓展了体育教师选择教材的范围,教师可以不再拘泥于教科书上所规定的内容来上课,而是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体育课程内容,赋予了教师安排体育课程内容的自主权。
  2.2 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立基之本,我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连绵两千年,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我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尚德”成为我国文化内核之一[3],这种文化价值观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对体育的态度,以武术为代表的“武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文化具有包容性和继承性,“立德树人”的提出,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育教育隶属于教育,因此,立德树人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内核,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含义。在体育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要凸显体育特色,即要从体育学科的角度来落实立德树人,比如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表征[4],教师在体育课程中通过宣讲中国女排精神来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在长期的体育课程推进中不断加强女排精神对学生的浸润式教育,这是体育课程发挥学科育人的最核心目的,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基本途径。
  2.3 衍生性
  衍生的特性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后,可以进行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篮球学习后,他们的篮球运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其运动能力素养也得到有效提升,当他们进行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的学习时,学习、运动变得更为简单,因为其运动能力素养可以发生有效的迁移。不仅如此,当学生逐渐形成了公平竞争的体育品德素养后,公平竞争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篮球运动中,也能体现在足球、排球等其他运动项目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公平的精神带入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追求公平的精神状态。

nlc2022042016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893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