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TEM视域下信息技术教学的五“融”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蓉

  摘要:本文从STEM视域出发,论述了项目式学习与教材内容的融合、多个知识点与技术手段的融通、多W科思维方法与策略的互融、创意物化与解决实际问题交融、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活动相融等五种融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创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STEM教育;融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08-0037-03
  如今,技术素养(TL)成为21世纪的人们需要具有的最重要的素养之一。那么,在小学阶段唯一指向技术的信息技术学科,将如何变革呢?笔者认为,可在STEM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项目式学习中融合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创新性教学。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以下五“融”策略。
  ● 一融:项目式学习与教材内容的融合
  建立项目式学习主题融合教材,跨学科地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开发了以“风筝飞行探秘”为项目主题的STEM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围绕该项目展开融合教学(如下表)。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项目确定的主题上网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本环节的学习源于项目学习的真实需求,所以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解决真实性任务而主动求知。
  其次,要求学生将格式多样的资料统一版式。笔者将教材中涉及Word文本格式与段落格式的设置、图形的绘制、表格的插入等内容融入到项目学习中,把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使学习内容呈现递进性与完整性。这些知识的学习,源于真实的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 二融:多个知识点与技术手段的融通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单一的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解决问题的需求,多种知识与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信息技术课堂也需要营造多个知识与技术融通的环境,将散状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在任务的牵引下灵活选取、使用不同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与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以及自我实现的激励能力。
  第一,横向联系散状知识点,整体策划教学内容。例如,四年级的电子板报制作,教材是按“文字编辑(文字、段落、特殊符号)――图形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图形、剪贴画、结构图)――主题设计(模板、封面、书签)――表格――板报设计与制作”的顺序编排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设计,但这样的设计使得知识点零散,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将散状知识点横向联系,重新规划整体教学内容。首先,明确总任务――制作电子板报;其次,根据总任务确立主题;再次,根据主题设计版面,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习图形编辑的相关技能;最后,运用文本框结合文字段落的编辑完成文本的排版。这样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培养,而且指向明确,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融通。
  第二,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实现软件纵向互补。在电子板报制作中,大多数教师会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片素材,在教学时仅要求学生使用板报制作的基础软件Word。在融合教学中,笔者不再给学生提供素材,而是要求学生运用Word、画图、上网查找资料等多种方法提前准备创作素材,促使学生从单一的技术使用逐步拓展到跨任务的活动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字化环境中的批判思维,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获得新技能的机会。
  第三,采用学以致用的原则,支持教与学的过程。技术具有学科领域与教育技术两个范畴的特点。例如,制作板报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Word的过程,又是Word支持板报制作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达到学以致用。
  ● 三融:多学科思维方法与策略的互融
  真实问题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会迫使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概念、原理和思维方法来共同解决问题。因此,真实性问题的营造非常关键,在STEM视域下,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也可以从各学科知识中探寻交叉点,如通过3D建模、编程设计、人工智能设计、数字化作品等方式营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环境,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与创造性。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中有如何判断平年、闰年的内容,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年份是否为100的倍数,如果是就除以400来判断,如果不是就除以4来判断。这样的思维过程与信息技术中的编程思维类似,因此,教师可以将此内容转化成编程教学的现实问题,通过绘制流程图来解决数学问题,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在实现学科间融合的同时,提升学生运用跨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融:创意物化与解决实际问题交融
  STEM教育要求学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信息技术为创意物化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制作数字作品解决问题提升创造力
  STEM教育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涉及多个学科不同角度的探究,教师通过选择常见的数字化工具创作作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让具有数字创作特长的学生有发挥和展示的平台,同时能为学生提供不同视角的探究渠道,使项目的研究更立体化,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创新作品的能力。例如,在教授笔者所在学校五年级人文技术类课程“家乡情缘”时,笔者通过Logo up 3D建模软件设计、制作闽南古厝,从三维空间的视角进行代码编程,通过3D打印作品创作的形式弥补手工制作的不足,让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闽南古厝的布局及建筑特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
  2.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提升学习力

nlc2022042417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940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