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双学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丽

   摘 要: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并使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在英语双学位学习中更好地@得技能性和人文性知识,以满足全球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双学位产出型课程――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模式为研究主体,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支撑框架,进行了为期8周的教学改革实践,实践结果显示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双学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英语专业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英语知识与本专业知识更好的综合运用从而进行更完整、有效的口语产出。
   关键词:新文科;产出导向法;英语双学位;口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4-0114-05
   近几年,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全国各高校对其所授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其中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课时压缩[1],针对这一形式,许多专家学者及高校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和研究。2020年11月3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必须推动实质性学科交叉,进行跨界协同的复合型研究,进而创新学术领域[2],而英语双学位课程正是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项教学实践,英语双学位课程教授英语专业知识,但是受众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选择学习英语双学位课程时,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具有第一学位的专业背景知识,二是学习英语专业具有明确的动因和目的。现有研究成果少有针对英语双学位课程进行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将“产出导向法”这样更贴合中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况的新型教学理论体系应用到英语双学位的教学实践中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在最新的“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建立起符合学生和社会实际需求的、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英语专业知识与其第一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双学位产出型课程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英语双学位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在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发展方面,从Krashen的输入假设[3]到Swain的输出假设[4],再到Firth和Wagner从社会文化学视角指出二语习得中学习和运用应该融为一体[5],国内外研究学者们越来越重视语言的实际输出和应用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外语教学历史悠久,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语教师群体[6],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专家致力于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秋芳教授提出“输出驱动假设”,旨在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7];2013年该假设被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并于2014年修订完善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8];2014年10月该假设被正式命名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POA包括三个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9]。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10]。此教学理念提出以下三个新观念:第一,“学习中心说”关注点在于学生最终能学到什么,区别“学生中心说”中关注谁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学用一体说”指导下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实际使用英语做事时的复杂程度不同,但不应存在低水平学生无法使用英语的情况;第三,“全人教育说”在认可语言教育人文性的同时,指出教师无须额外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只需要围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11]这两类产出话题进行教学输入材料选择和教学活动组织即可。
   (二)教学假设
   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12]。在教学假设方面区别于先行二语习得研究的有以下三点:第一,“输出驱动假设”采用了“先输出、后输入、再输出”教学顺序,而非先行二语习得研究中“先输入,后输出”的常规顺序;第二,“输入促成假设”能够有效避免教学活动组织中的“热闹但无效”的问题,恰当的输入材料能够为学生产出提供有力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产出时使用的话语结构支撑,能够使学生的产出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第三,“选择性学习”强调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练习和记忆,如果教师产出任务和教学组织得当,此种假设则能够在同一课堂中,使同一班级中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分别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必须以教师为中介[13]。教学流程中需要强调以下三点:第一,此处的驱动不同于传统课程中的导入部分,这里的驱动是指在教师给出特定的真实交际场景后,学生先自行尝试产出,从中发现自我的语言不足,从而调动学习欲望和积极性,且此部分可以放在课前进行;第二,促成阶段教师要注意细化输入材料,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有效接收输入材料;第三,在此教学流程中教师的中介作用指的是引领学生、设计课程及活动和充当学生学习的“脚手架”等,只有教师真正起到了中介作用,整个教学流程才能顺畅且有效地完成。
   三、英语双学位口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设计
   (一)教改目的
   本研究通过两个单元,共计16课时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想研究以下问题:相比传统口语课“输入―输出”教学模式,POA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将英语专业知识和第一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促进其更加完整、有效的口语产出?
   (二)研究对象
   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版《英语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和《英语双学士学位第二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该校英语双学位学制三年(正常本科四年制学制安排中的第2学期到第7学期),课程设置中共有英语专业核心理论课程16门,分布在6个学期完成,其中产出型课程有5门,分别为英语口语S(一)、英语口语S(二)、英语写作S、科技英语翻译S和英语论文写作S。本文作者选择对英语口语S(一)(2019年秋季学期开设,32课时,每周2课时)和英语口语S(二)(2020年春季学期开设,32课时,每周2课时)两门产出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nlc202205171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145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