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减负,全面发展”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新巧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会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当前“有效减负,全面发展”政策的实施,作业布置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合理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同时经过优化设计的作业也会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运用自身所学,这样不仅学习能力会有更大提升,还会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归属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基于此,文章对初中语文作业在“有效减负,全面发展”政策下如何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减负;作业设计;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1-0025-05
  近几年,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德树人的落实成为其根本任务,有关部门印发了相关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有效减轻,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确保学生体智德美劳得以全面的发展。“有效减负,全面发展”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作业布置环节,必须要设计合理,实施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效率。
  一、 “有效减负,全面发展”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因此作业布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初中教师每次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时,都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同时,学生在与他人探讨、用各种方式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身的合作与动手能力也会获得同步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是学生认识某一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初中语文教学还要讲究一个“活”字,即通过理论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理论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直觉。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这些知识经过长期的积淀与传承,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及知识累积程度的培养。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相关的情境条件,让学生可以自我分析相关问题,并运用自身已有的语文知识自觉主动地去解决该问题。长期如此,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及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在解决语文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不自觉地出现懒散的状态,甚至有的学生只为完成作业任务,通过网络等方式去抄袭答案,导致语文作业缺乏实效性。而对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合理设计语文作业,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丰富相关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夯实语文基础。
  二、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不同
  新课改一直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但很少有老师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便于批改,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很少会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与分层,往往会给班级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完成作业的速度,但学优生会由于感受不到作业的挑战性,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对部分学困生而言,也可能会因为作业难度大而畏惧学习,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统一的作业布置,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忽视,不利于整体班级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流于形式,缺乏合理性
  虽然新课改一直在强调“减负”,但是与小W相比,初中增添了很多新的学习科目,这也导致每一科的学习时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很多老师都希望通过布置大量作业来让学生在自己所教科目上花时间,希望他们熟能生巧,掌握更多知识。然而,面对繁重的作业量,有的学生选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完成,有的学生选择草草了事,甚至还会有学生通过网上搜题或抄袭同学作业来完成。除此之外,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内容过于简单、机械化,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带着只为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写作业;有的教师为了通过作业提高学生成绩,会布置难度较大或非常超前的作业内容,导致部分学生受自身能力限制,产生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而无法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这些都违背了作业设计的初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无法帮助他们查漏补缺,甚至学生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三)忽略了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
  现在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开始实施,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初中语文时,依然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一味地以“抄、答、背、做”为中心给学生布置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缺乏充足的掌握,不顾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学生布置生字词抄写、完成各种练习题等作业任务,或者是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解答课堂上所留下的一些问题。以古文《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有的教师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为基础,反复地给学生布置摘抄作业,认为这样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但实际上,初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也很有创造性,只需教师给予正确的、适时的引导,他们就能快速理解并掌握文章内容,这种机械式的抄写作业,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积极性,甚至会使得他们消极怠工。因此,传统枯燥的作业内容及形式,很难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满足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更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实效性也会大大降低。
  三、 “有效减负,全面发展”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优化策略
  (一)设计开放性作业
  “有效减负,全面发展”背景下,学生审美认知与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让他们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科的美,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品读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并根据自身喜好顺利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喜欢绘画,可以根据自己对诗词内容的感受,绘制自己想象的情景;有的学生喜欢唱歌,可以根据诗词所提到的某一事物,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搜寻类似意境或歌词的歌曲,并在课堂上大胆演唱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品读和解析古诗词,从而深入领会诗词意境,感悟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诗词中所体现的韵律和美感的体会。

nlc2022051715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151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