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徽民间吹打乐的普及推广及其文化艺术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崔琨,高长春

   摘 要:我国传统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种类繁多,以吹奏乐器与打击乐器为主的器乐合奏形式便是典型的民间传统吹打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民间吹打乐在皖北和皖南山区等地广为流传。本文主要从安徽不同地区吹打乐的音乐风格方面展开论述,对安徽民间吹打乐的文化含义及艺术神韵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吹打乐在高校的普及推广,以学生为载体,实现吹打乐在全国的活态传承和文化传播,使其发挥更多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安徽民间吹打乐;音乐风格;艺术神韵;高校的普及推广
   中图分类号:J6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5-0079-04
   引言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安徽省的音乐文化至今生机勃勃,保留着许多传统音乐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文化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对安徽民间吹打乐进行研究具有多重意义。
   一、安徽民间吹打乐的音乐风格
   安徽的民间吹打乐主要分布在皖西山区及皖东、皖中和长江以南地区的一些市、县。吹打乐多用于节日庙会、婚丧嫁娶、祭祀、乔迁等场合。有些地区偶有大型庆典活动与民间舞蹈组成行舞、吹打一体的综合表演。
   皖西山区吹打乐流行于皖西金寨、宿松、霍山县等山区。金寨县古碑区的吹打乐又称“丝弦锣鼓”,由宋姓家族代代相传。“丝弦锣鼓”无固定职业班社,因此,演出时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但其中唢呐、号、墩子鼓、板锣、马锣、起锣、大锣、大钹等8种乐器必不可缺。行进演奏时速度略快,如途中遇有转弯时,速度则略慢,目的是控制步伐,防止节奏紊乱。流传的曲牌有《双工》《无名尖》《连一》《超头》等25个。
   皖东、皖中地区吹打乐从业者演奏的乐曲体裁多样,有吹打乐、鼓吹乐、锣鼓乐等乐种。乐曲轻快活泼,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美。皖东地区吹打乐主要分布在天长市。天长市称之为《锣苏》的吹打乐,源于江苏的仪征、六合等地,随着艺人们的迁移至天长市长兴乡一带,当地人又称之为“长兴锣鼓”,演奏人数共7人(通常会加1支唢呐),演奏时人数和乐器均不能随意变化。“行进”和“定位”是它的主要演奏形式。演奏特色是曲调在原来流畅舒展的基础上,使用五度、七度、八度的跳进,增添乐曲的活跃感,又在反复和变奏中使乐曲充实完整并富于变化。皖中地区吹打乐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及怀远县一带,被称为“锣鼓棚子”。“锣鼓棚子”通常扎成一米见方的彩棚,有的以琉璃葡萄饰棚,有的则在棚顶扎彩球,四角挂上萝卜、白菜形状的彩灯。乐手在棚下演奏,演奏时虽以板鼓或堂鼓指挥,但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当地花鼓灯、锣鼓的影响,因而具有花鼓灯的韵味,但各个班社之间又有各自的风格。
   二、安徽民间吹打乐的艺术神韵
   民俗艺术通常会追求基于其艺术意蕴而生的情感浸染及精神超越,主要是对民俗艺术中审美形态和民俗意义的还原,使得主体能够从直观感受上升至对艺术深层次的情感升华及理性认知。如果说“形”与“象”是民俗艺术的直观感受、表现形式和艺术意象,那么“韵”与“神”则是民俗艺术的艺术意蕴以及其所深层涵有的民俗意义、观念、心理、功能。换言之,民俗艺术中的“神”是基于“形”而生的,不仅是对其艺术表现空间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其民俗形态、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一)皖北地区吹打乐的“神韵”与对“形象”的超越
   中国艺术历来就尤为强调实现“传神”“有韵味”,所谓“艺术高于生活”的艺术意蕴便是基于其创造性所进行的高度提炼、变形、抽象,亦是超脱于对现实单纯模仿的。在民俗艺术中“寻韵入神”并非易事,除了要较好展现其基本艺术形态之外,还需要由此展现出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广视阈的民俗文化形态――这是由民俗艺术本体而衍生出来的深层意义的探赜,依赖于主体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审美经验和审美倾向等多个方面,故对艺术家也由此提出了较高要求。皖北锣鼓乐除了对一些对生活中所出现物态所进行的模仿与再现,还要体现出其中的艺术意蕴;这不仅仅是对旋律节奏的简单展现,而是融汇了表演家的充沛的情感以及深切的理解,并借由合适的艺术技法予以综合呈现,这样才能让观众从中真正产生情感共鸣,并从现实认知中获益。
   民俗艺术的逻辑旨归应该是“见人、见物、见生活”,而不是单一的“演奏”和“表演”,那么,这对艺术作品“形象”之外的“神韵”便有了更高要求。“神”这样的艺术意蕴与较为具象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相比,则显得较为抽象,但正是这样源于其民俗性与精神性的“神”,决定着皖北地区锣鼓乐的“功能维度”“思维广度”“艺术高度”“人文深度”。这样的“神”除了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形态之外,有时便是展现了较为强烈的现实人文关怀及民俗学含义,而从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审美形态都让安徽吹打乐的艺术意蕴得以升华,使之不仅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着更多维度的现实价值。
   (二)安徽民间吹打乐的“神韵”形态的当代嬗变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安徽吹打乐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意蕴,在表情达意等方面别具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这些都是从本地区民众的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心理素质衍生而出的、更高维度的艺术表现。作为安徽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吹打乐的“韵”与“神”还体现在其中那些弘扬民族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宣传教化、精神激励、娱情宣泄等方面,并对民众发挥着重要的实践作用。通过对安徽吹打乐艺术的历史起源、发展与演变作历史性梳理,能够清晰地看到安徽地区吹打乐艺术的演变轨迹,也能够感知到其作为民俗艺术的审美形态流变、发展和传衍。安徽吹打乐的传承当前面临着一些桎梏和停滞。面对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民俗生存空间的变更以及多元审美形态的冲击,或许安徽吹打乐中涵有的民俗艺术的精神内核及民俗功能性已经部分散佚,其审美形态也或多或少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但仍然需要对此付出许多努力、寻找到安徽吹打乐活态传承与生产性自救的方式。除此之外,在对其做传承保护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积极认识民间艺术的发展规律并挖掘其自身的内部动力、厘辨清楚其中的审美形态,把握时代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贴近生活并与时俱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吹打乐表演理论话语体系,遵从其审美形态的发展规律和传承机制的基本准则。

nlc2022062119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422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