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京津冀地区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苗俊玲 甄红军 赵永生

  摘 要:京津冀教育协同已取得很大成效,但是对于京津冀地区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和新工科协同发展的政策与实践的成效总结,深入分析制约三地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发展的因素:区域发展差别,主体主动参与意识不足,缺乏对协同效果的考核机制,没有统一的数据平台。提出京津冀地区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既要从三地高校建设的内部协同机制抓起,即理顺教学、科研、管理的“三环融合”机制,也要探索政府、企业和高校协同发展的外部合作机制,即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三方联动”机制。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京津冀
  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登上历史舞台。为应对“工业4.0”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社会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高度结合,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是我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关键,肩负着培养新型工程人才和科技人才的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人才,我国政府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推进新工科建设。2017年,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先后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三大纲领性文件。之后各地区和高校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新工科发展的文件和策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对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空间优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方向指引。经过6年的协同发展,三地在生态文明、交通一体化、创新协同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在此背景下,三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三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必然会迎来更大机遇。
  一、京津冀地区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成效
  基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也区别于传统工科建设,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概念来探索新形势下的工程教育建设。新工科概念的“新”主要指“新兴、新型和新生”,代表着我国工程教育最新的发展方向。新工科的“新”,要具有创新取向、自然取向、人民取向和人类取向,表明新工科不仅是技术领域的新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有更高的要求。新工科主张在工程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将工程实践贯穿全过程,并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工程人才。
  京津冀高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津冀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数量的1/10,其中北京92所,天津56所,河北123所,三地高校数量之多,尤其是北京高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优秀生源,三地高校承载着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责任。自“十三五”以来,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走上了由政府积极推进的良性发展之路。京、津、冀三地政府、高等学校的一体化意识加强,协同发展、交流合作的意愿逐步确立。目前来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
  1.京津冀教育协同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1)政策协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进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有序推进。2015年10月,北京与河北签署《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及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促进高等学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2017年2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发布《“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及京津冀对口帮扶项目计划,并明确了下一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十个重点项目。2019年1月,京津冀教育主管部门在雄安新区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推进京津冀三地高校在师资共享、教育教学、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这些政策为三地新工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实践项目。成立以行业和学科发展为基础的京津冀高校联盟,如2015年12月成立首个京津冀创新协同联盟,至今成立的高校联盟已近20个。另外,京津冀三地通过办分校或分院的方式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分校或分院已经很多。如2014年5月成立的河北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2015年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天津、北京部分高校在雄安建了分校或
  分院。
  2.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1)政策协同。2017年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强调工程教育变革的“五个新”,2021年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新工科项目的推进。2018年9月,教育部联合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进一步从目标要求、重点举措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为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方向指明了路径。
  (2)实践项目。为提升京津冀教育协同创新能力,2017年北京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在北京携手成立新工科联盟,天津市于2018年成立新工科教育联盟,北京大学2021年成立新工科建设办公室。为应对新型工程技术的发展,各高校成立了相应的学院或设立相应专业。如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12所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的名单中,北京有3所,天津有1所。
  从京津冀教育协同以及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政策和实践来看,三地都意识到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各个方面对新工科建设予以支持。三地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虽然没有直接的协同政策文件,但是三地高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已展开合作,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异地交流,管理人员异地挂职,办分校或分院等形式已取得很大进展。今后京津冀三地将会有更多形式的合作促进新工科建设,解决战略新兴产业对工程技g人才的需求。随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和合作将成为常态。

nlc2022062417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458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