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外经典诵读理论及价值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海英

  【摘要】经典诵读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使高职学生从经典中感受中外文化的精髓,提升高职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视野,健全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其适应新形势下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为“一带一路”和“两港”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4―0079―04
  为培养大批专业素质高、语言能力强、道德品质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文化交流,甘肃多所职业院校开展了“中外名篇经典诵读实践”活动,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使高职学生从经典中感受中外文化的精髓,提升高职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视野,健全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其适应新形势下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为“一带一路”和“两港”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诵读理论
  (一)古代诵读理论
  中国古典诗文的诵读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金文中已有中国传统诵读理论“言”“歌”“咏”“诵”这样的文字记载。《诗经・大雅・荡之什》中记载:“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是说吉甫朗诵就像沐浴清风一般。汉代郑玄《周礼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1]简要强调了“诵”是有节奏的,有律动的,因为文章有格律之美。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典籍就会发现,诵读一直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但就是因为它如说话一般的自然和常见,竟然一直被无视,被忽略,未系统地对它进行研究和整理,只散见于各类古籍中。通过检索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创建的汉籍全文数据库,发现“诵”字共出现九千余次,几乎是处处可见。
  到了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一文中提出要“沉潜于义训,反复乎句读”,也就是说要对字词和文章内容深入分析,要多次重复朗读、诵读,方能理解文章主旨。至宋代,朱熹对诵读教学法做了更深入的探讨,指出“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2]。读书必须读足够的遍数,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基于此,他将诵读教学法作为自己的教学法之一,进一步确立了诵读在古代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诗人杨万里的《舟中排闷》说:“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可见“诵”这一方法已深入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是常用的研习诗文的方式之一。
  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流派桐城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对古文写作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将“文”“道”统一的“义法”说,被认为是桐城派的始祖。他之后的刘大又提出“神气”“音节”“字句”等理论,进一步补充了方苞的“义法”说,其中的“音节”理论便是强调文章要重声音节奏,并创造了独特的古文吟诵法。
  其《论文偶记》中记载:“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3]曾国藩也在其家书《谕纪泽》里说,凡精读的书,要高声诵读,“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4]。清代的崔学古在其书《幼训》里写到,诵读要毋增、毋减、毋高、毋低、毋疾、毋迟,意思是说诵读要掌握适当的节奏和韵律,要与文章意境相契合。三人都间接论述了诵读之功能,指出了诵读之要义。
  除了强调诵读的方法和诵读的重要性以外,我国古人还总结出了其他的与诵读有关的教学法,如要多次反复诵读,温故知新,符合现代的遗忘规律;还要将读和写结合起来,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古代西方对诵读的研究,稍晚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一文中谈到了与朗读有关的内容。之后古罗马的贺拉斯在他的晚年作品《诗艺》中也提到,评价诗歌的优劣要通过朗读的方法来评判。德国的黑格尔在其经典著作《美学》中,探讨过文体与诵读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文体,需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和方法。
  可见,古时的诵读法是世界各国人民研究和实践的结晶,为当今的诵读教学提供了许多参考和借鉴。
  (二)现当代诵读理论
  1.心理学理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5]而这也与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调动更多的器官,大脑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自然学习效果也不会差。而诵读恰恰就是一种多器官共同工作的一个过程,当一个人开口诵读时,他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发音器官以及人的大脑,都会共同参与、共同工作,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让大脑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素材积累,再现课文情境,帮助读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力、表达力和感受力的提高。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循环上升的过程。
  对应到我们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来说,教与学便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来提高师生的认识,通过认识再来指导教与学的实践过程。而诵读便是典型的教学实践,通过诵读,可以让我们理性的学习更加深入,让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经典、学习经典,同时,再用经典来引导、指导当下的实践,这符合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螺旋式的认识过程。
  3.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永恒主义教育是一百年前在美国产生的教育流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钦斯、爱德勒,法国的阿兰以及英国的利文斯通等人。他们提出让学生学习世界名著的“名著课程”计划,认为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肯定古典文化,认为永恒学科首先是历经多个世纪而达到经典著作水平的书籍,应学习饱含人类优秀文化认识论成果的精华著作。而世界各国经典是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典范与精华,凝聚着各民族的思想精神与品格风骨,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养料。“一个人的灵魂中如果活跃着传统,就有力量对抗转瞬即逝的东西”[6]。经典诵读引导学生追寻真善美,积淀智慧、摒弃浮躁,从而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

nlc202209072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939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