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名师工作室“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志勇

  摘 要:本文以宁波市第十一届初中体育名师带徒为例,就“多导师”带徒模式进行探索,分析了“多导师”带徒的内涵、意义、培训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导师配置要合理、导师分工要明确、学员数量要合适等三点建议。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多导师;带徒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9-0071-03
  名师工作室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快速成长、促进更多教师提高的重要载体。事实证明,以名师为引领、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及带动教育发展为目的的名师工作室,不仅能促进名师工作室全体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发展。
  以前,宁波市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一般采取“单导师带徒”模式。“单导师带徒”即一个导师带多个徒弟,一个徒弟只有一个导师。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导师知识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导师精力不足,难以照顾到所有学员;“单导师带徒”模式工作室数量多,运行成本高。“单导师带徒”模式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越发凸显其局限性。为此,“多导师带徒”模式应运而生。
  一、“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内涵
  “多导师带徒”模式是宁波市名师带徒的一种新模式,它是“N个导师+4N个徒弟”的带徒模式,N至少等于或大于2。在该模式中,一个导师带多个徒弟,一个徒弟有多个导师。比如,宁波市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就属于“多导师带徒”模式,在该团队中,有3位导师和12位学员。
  二、“多导师带徒”模式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员的专业成长
  通常“单导师带徒”模式不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众所周知,导师虽然是名师或特级教师,但并不是样样精通。比如,有些名师可能训练突出,但科研不突出,有些名师可能精通科研和教学,但训练不突出。同样的道理,学员的需求也不一样,如果学员科研突出,他希望被一个教学和训练突出的导师引领,如师傅也是科研突出,则导师的特长不符合学员的需求,带徒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此外,“单导师带徒”还存在学术封闭的隐患,导师的“一家之言”往往被学员奉为真理,这种学术上的封闭容易导致学员形成“坐井观天”的狭隘观念。而“多导师带徒”就能避免这些现象。由于每个导师特长各异,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大化,符合学员的个性要求,学员在各种活动中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
  (二)有利于发现教研活动的问题
  上课不评课等于浪费时间。评课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然后研讨解决,学员在解决各种问题中成长。而要发现更多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观课。以前单个导师带4个徒弟的模式,如果分6个维度观课,还有两个维度无人观课,即使其他4个维度有教师观课,但由于一个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发现更多的问题。而“多导师带徒”模式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发现更多更深入的问题。此外,“单导师带徒”,由于学员较少,研讨现场经常冷冷清清,氛围不够,效果较差,“多导师带徒”由于人数多,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提高研讨效果。
  (三)有利于节约资源
  为了保证工作室的正常运行,宁波市教育局每年都会拨一定的经费给名师工作室。在“单导师带徒”模式下,工作室数量多,下拨的经费相应增加,如果改为“多导师带徒”模式,工作室的数量大大减少,在总经费不变的情况下,教育局下拨给每个工作室的经费就会增多。同时,“多导师带徒”模式节约工作室的经费。比如,在“单导师带徒”下,工作室邀请一位专家讲座需要一笔费用,那么3个名师工作室则需要三笔费用。而采取“多导师带徒”模式,请一次专家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减轻教研员的负担。经济发达的地区体育教研员一般有两个,如宁波市有两个教研员,一个负责中学,一个负责小学。采取“多导师带徒”模式,中学阶段只有两个名师工作室,如果采取“单导师带徒”模式,中学有5个名师工作室。宁波市教育局规定,每次教研活动教研员都需要到场指导。如果“单导师带徒”每学期活动次数是10次,教研员就要下去指导10次。而采取“多导师带徒”模式,教研员一个学期只需指导4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教研员的负担,让教研员腾出时间进行充足准备,提高指导的效果。
  (四)有利于促进导师的成长
  名师工作室一般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3年需要组织12次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导师进行评课和讲座,3个导师平均进行3次讲座和评课。大多数导师都兼任学校行政工作,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所以指导质量难以保证,且在“单导师带徒”模式下,学员难以分辨导师指导的好坏。有比较就有区别,在“多导师带徒”模式下,学员不知不觉就会将导师的指导进行对比,导师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给学员留下好的印象,平时就会努力学习,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积极与学员沟通,了解学员的需求,认真准备,精心指导。在这个准备指导的过程中,导师的专业技能也同时得到了提高。
  三、“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培训过程
  “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培训过程分5个步骤,开展3年为一个周期的培训工作。下面以宁波市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为例进行说明。
  (一)遴选导师
  宁波市教育局对导师的要求:宁波市基础教育领域一线岗位的特级教师都有义务参加带徒工作,部分紧缺学科名师、正高级教师和“甬城教育名家培养对象”也参与带徒工作。已经调离一线岗位(退休)的特级教师不参与带徒工作。宁波市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导师经过教研员推荐,特级教师协会审核,最后确定杨峰、周荣宝和李志勇为导师,杨峰校长任组长。李志勇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杨峰和周荣宝老师是宁波市名师。
  (二)优选学员
  1.教师报名。报名条件:(1)良好的师德师风;(2)年龄在40周岁以下;(3)一级教师或二级教师满4年,或硕士(博士)工作满3年;(4)h市区教坛新秀二等奖以上,或县市区优质课二等奖以上、或县市区教学能力比武二等奖以上,或享受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此外,还有特殊政策:对于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前两名的教师直接录取;对于山区、海岛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惠措施体现了教育局对农村、山区教师和有一定教学水平教师的重视。

nlc202210192047



  2.考试。教师报名后,教育局审核,然后组织报名通过的教师进行考试,考试分理论考试和面试,各占100分。先进行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材教法、课标等内容。理论考试结束后按1∶1.5的比列录取进入面试。面试内容包括片段说课和模拟上课、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等。面试结束后导师将每个教师的两项成绩相加排序,最后按4N-X录取学员,N表示导师数量,X表示直接录取人数。宁波市第十一届初中体育特级教师带徒报名人数为62人,经过理论考试和面试,最后确定12位优秀学员。
  (三)签订协议
  为了约束导师和学员,教育局于2008年10月展开启动仪式,要求双方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协议包括年度协议和三年总协议,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责任、目标与义务,增强各方的责任感和重视程度。
  (四)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是“多导师带徒”模式最关键的部分,该部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计划的落实和培训目标的达成。宁波市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根据三年培训目标,围绕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通过课例研讨、阅读分享、教师论坛、评课等研修形式,充分发挥导师引领、团队互助的优势,让学员在不断煎熬、不断锤炼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在工作室线下活动中,3位导师一起指导,在线下活动中,学员根据自己的短板通过私聊等方式与相关导师交流。3年来,工作室有38篇论文在县市区以上获奖和发表,4项课题分别获宁波市一、二、三等奖,3人参与《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田径课程》的编写。县市区的骨干教师8人,4人被评为高级教师,3人升为副校长,8人被聘为学校中层。执教宁波市公开课36节,县市区公开课24节,承担宁波市级讲座20次,县市级讲座35次。
  (五)考核评价
  制定考核细节,对学员3年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3年结束后,工作室对学员进行量化考核,满分100分。考核内容包括师德修养、培训资料、考勤、科研能力、指导教师、辐射引领等方面。每个内容又细化为多个指标(表1)。考核采取自评和导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学员先自己评价打分,然后上交相关支撑材料,导师根据考核要求审核材料,调整分数。最后将考核成绩反馈给当地教育局。优秀学员在各类评比中优先推荐。通过这样的考核评价激发学员培训的内驱力。
  四、“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建议
  “多导师带徒”模式虽然效果较好,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导师配置要合理
  同类型的导师对学员的培训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导师最好具有不同的特长,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比如,宁波市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3个导师各有所长,杨峰老师是校长,周荣宝老师是副校长,他们两人行政和业务协调得很好,属于“管理+教学”型。李志勇老师科研、训练比较突出,属于“科研+训练”型。3位导师的搭配就比较合理,能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此外,在3年的带徒中,能感觉到导师的理论有时难以满足学员的需求,为了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建议配备大学的相关教授担任理论导师。
  (二)导师分工要明确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主要是职责不分,“多导师带徒”也一样,多个导师如果职责不分,带徒效果就会“1+1<2”。为此,“多导师带徒”应明确职责。首先,“多导师带徒”应设置一个组长,组长不仅专业素质好,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好是校长),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其次,导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带几个徒弟,导师的长处正好是徒弟的短板,这样就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宁波市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就有明确的分工,杨峰校L任组长,同时兼任教学组导师,李志勇老师是训练和科研组导师,周荣宝是教学组导师。学员根据自己的短板参加相应组的培训,这样,3个导师既对学员进行全面引领,又对学员进行深入、针对性的指导。学员在全面学习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学员数量要合适
  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徒弟学员,学员数量太多,导师精力不足,带徒效果差,如果一个导师只带4个学员,相对较少,最好是一个导师带6~8个学员,这样既能增加学员的数量,又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提高带徒效果。
  五、结语
  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各地教育部门纷纷组织了名师工作室,但一般都采取“单导师带徒”模式。“多导师带徒”模式是宁波市特级教师带徒的一种新模式,相比于“单导师”带徒模式,该模式具有很多优势,但要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优势,还需要在实践中注意导师配置要合理、导师分工要明确,学员数量要合适,只能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带徒效果。

nlc202210192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126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