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传承导向下高中古诗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邱文韬

  摘要:古诗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涉江采芙蓉》为例,提出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中古诗教学实践路径:于字源里析文本、于悖论处赏情感、于意象中解文化。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多角度解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担负起推动文化传承的使命。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悖论;意象
  传统的高中古诗教学,教师往往打着遵从高考指挥棒的旗号,从应试的目的出发,着力于诗句的理解识记、表达技巧、比较鉴赏阅读等方面,淡化甚至忽视文字背后的丰富意蕴和文化信息,此种缺乏诗意及文化味的教学方法不应成为我们高中古诗教学的主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所承载的传承文化功能与高考语文并不是对立的关系,相反,如今高考语文还肩负着推动高中古诗教学文化传承的使命。因此,高中古诗教学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以古诗文本为核心,在古诗教学中既能教出语文味,还能突出文化性。以执教《涉江采芙蓉》为例,具体阐述笔者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于字源里析文本
  文字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疏通字词意思,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味,体味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魅力。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字形揣摩字义,是训诂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涉江采芙蓉》中,“涉”字就值得我们去探究。涉,会意字,从水,从步。《说文解字》中“涉”解为徒行W水也,即为徒行过河。江本为长江专名,后泛指大的河流。面对大的河流,想要徒行渡过,可能性不大,所以“涉”解为徒步过河实在牵强。本诗有化用屈原《涉江》之可能,那么屈诗中的“涉”是不是徒行过河呢?从诗中“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看,屈原所谓的“涉江”是“济乎江湘”,“济”便是渡河,指屈原乘船渡过长江和湘江。《吕氏春秋・察今》记载:“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文中的“涉”便清晰地指向乘船渡河了。但我们从感性出发,涉江就是徒行过江,客观面对的困难险阻越大,主观情感就越显真挚,即便是面对滔滔江水,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彰然若显,勇气愈盛,抒情主人公的思念与爱就愈加浓烈,这种情感亦足以使读者惊心动魄。
  而“采”字的运用也值得我们去探究。这里为何用“采”不用“折”呢?如果我们从字源上去比较,答案就了然于胸了。折(<c:\program files (x86)\founder\founderfx7\plugins\v12pluginwordtranslator\wordimage\邱文韬 修改稿-BAED\image1.png>),会意字,从手,从斤,“斤”指斧钺,“手”指“手持”,本义是用手斧断木;采(<c:\program files (x86)\founder\founderfx7\plugins\v12pluginwordtranslator\wordimage\邱文韬 修改稿-BAED\image2.png>),会意字,从爪从木,本义为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果实和叶子)。较之力量轻重就能辨出感情浓淡,由此可见,“采”字背后透着浓浓的爱。《周南・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倪文锦教授认为:“讲解字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通过对文字的溯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字本义的理解,还能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于悖论处赏情感
  文论家布鲁克斯在《精致的Y》中提出了“悖论”的概念。何谓悖论?即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文本的矛盾之处。用布鲁克斯的话说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可以说,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
  悖论一: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一个游子,长久离家,看到泽边开满美丽芬芳的莲花与兰花,想起在家中的妻子,兴起涉江去采,采后才想起所思念之人在远道。明知采芳相赠的对象,何故发问“欲遗谁”?明知所思之人在远道,却为何还要涉江去采?采芳相赠是古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诗经》《楚辞》中也有大量的关于采芳相赠的诗句。本诗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致远人,唯恐恩情不足,又采了许多兰草,采完才恍然记起所思之人还在远道,路远莫致,原本以为采芳可遗所思,但最终却只可自遣,更是一番情意难销的无可奈何。朱自清曾论本句“不是自问自答,是一句话,是自诘自嘲。” 这一问一答,诗人既有相思,亦有忧伤,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苦闷与矛盾。
  悖论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本已有回头看之意,为何还要再添上一个“望”字呢?一则“望”可以突出空间之远和时间之久,二则“望”能把人回头环视后深情眺望之形象表现得更深刻,把那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更淋漓尽致。汉诗《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在空间隔绝无法归乡之时,隔远眺望权当还乡,虽是无可奈何,却亦可聊以解忧。“长路漫浩浩”既已用“长路”,为何还要加上“漫”与“浩浩”呢?是否有重复之嫌?“长路”与上句“远道”呼应,“长路”是诗人与其所思之人空间的阻隔。漫,长远貌,浩浩,广大貌,距离的阻隔,导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思二人黯然神伤,尤其是阻隔之无边无际,愈显相思之深厚恳切,诗人只得远望以当归,只得远望以排忧!
  悖论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言情爱之深,“离居”谓相思之切,同心之人本应同室而居,为何离居?一个“而”字道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外戚宦官相交干政,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中下层士子为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徐斡《中论・谴交》)。但大多投奔无门,空怀抱负,眼见时间的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处在情感与抱负的激荡中,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同心未能厮守一处是现实境遇,为何忧伤直至终老呢?是否意味着“离居”的生活也直至终老?从字面去理解,便是愁苦忧伤一直到老,细细品味,因为离居,即便忧伤,也不甘心放弃,决心等待到底,就算是人生迟暮,即使是相思之苦心落空,也绝无二心。平常朴实的语言,却带着如此强烈的震动人心的力量,不可谓不“惊心动魄”!

nlc202210281559



  三、于意象中解文化
  正是源于《古诗十九首》对《诗经》及《楚辞》的植物意象有着明显的继承与发展,《涉江采芙蓉》一诗的植物意象有机地融入了诗歌的抒情表达,文化蕴含丰富多彩,体现了“婉转附物,怊怅切情”的艺术风格。
  意象纵向解读。芙蓉,即荷花,据《说文解字》记载:蕾曰“菡萏”,花曰“芙蓉”,实曰“莲”,叶曰“荷”,根曰“藕”,总称则是“芙蕖”,在古典诗歌中使用频度较高的词则是“莲”“荷”“芙蓉”。在《诗经・郑风泽陂》第一章和第三章中: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荷花用以喻女之颜色,诗中的主题为爱情,那么出现的荷花应当具有象征爱情的意义。同时,芙蓉谐音“夫容”或“妇容”,有睹物思人之意。但本诗非因物而始思其人,应为意中有人,而欲采芳相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芙蓉象征着高洁。在《离骚》中,芙蓉便属于香草,因此,屈原才会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而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为世人所熟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毫无疑问象征着高洁的品行。芙蓉生长的兰泽之侧,与兰草为邻,荷与兰皆为香草,突出了环境的清幽与品行的雅洁。
  意象横向解读。“旧乡”课文注解为“故乡”。“旧乡”与“故乡”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意蕴呢?我们来看以下几句诗例: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屈原《离骚》)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王粲《登楼赋》)
  屈原被楚王流放,不但美政理想无法实现,而且还一直被迫远离故土。在《离骚》最后要幻化去西海之际,迎着东升的光辉的太阳,忽然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故国,他的仆从和马都悲伤感怀,退缩回头不肯走向前方了;而生逢乱世、寄寓刘表、客居荆襄、怀才不遇的王粲在《登楼赋》中感慨:悲叹故土被阻隔,一念至此眼泪横流情不能禁。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曹操《却东西门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对比“旧乡”情感的一致深沉,以上四句中的“故乡”所蕴含的情感比较复杂,《大风歌》中刘邦表露的是一种衣锦还乡的王者之;《却东西门行》中曹操表达的是年老渴望还乡的沧桑之感;《月夜忆舍弟》中杜甫表现出的是流离失所的思亲思乡;《商山早行》中温庭筠流露出的是客行他乡的羁旅愁思。
  不同的诗人对“故乡”与“旧乡”的理解运用也不尽相同,而同一诗人对两词的运用也因诗而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李白《北上行》)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北上行》那种“无归日”的思乡之情比借月思乡之情更浓烈。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用“故乡”的有近四千首,而用“旧乡”的不足两百首。
  综上,“故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普遍大众,情感可浓可淡;“旧乡”给人一种陈旧泛黄破败之感,较小众,情感普遍沉郁浓烈。
  基于培育文化自信的要求,语文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文化阐释、传承和创造,以传统文化视角关照古诗教学,精妙地选择古诗教学内容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热情,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继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简介:邱文韬(1986― ),男,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nlc2022102815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159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