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理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学尧

  【摘要】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现阶段关于区域认知的研究已成为热门。文章先分析了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改进策略,即转化区域认知教学观念,提升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完善区域认知教学设计,改善区域认知教学方法,优化区域认知课堂作业等,以培养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9―0063―04
  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主题。2015年在中国地理教学年会上正式提出了地理学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现阶段关于区域认知的研究已成为热门[1]。尽管区域认知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落实区域认知的现状如何?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本研究分别从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大区各选择两所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中的地理教师共69名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69份自编调查问卷,回收65份,其中61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85%。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认知教学观念有待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刻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和最终的教学效果[2]。如果高中地理教师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会导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落实不到位。根据调查得知,39.34%的教师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非常重要,40.98%的教师认为重要性一般,13.11%的教师认为不重要,6.57%的教师认为不清楚;20.41%的教师认为区域认知是高中生认识区域的重要方法,30.61%的教师认为是重要的载体,16.33%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51.02%的教师认为以上作用均有。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能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对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重要的,并且清楚为什么重要,这有利于营造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然而仍然有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没有认识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这样就无法使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落地生根。
  2.教师的区域认知素养有待提升。教师自身的区域认知水平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根据调查得知,60.66%的教非常了解区域认知的内涵,21.31%的教师比较了解其内涵,11.48%的教师不太了解其内涵,6.55%的教师不了解其内涵;80.33%的教师了解区域认知的途径是课程标准,21.31%的教师了解区域认知的途径是阅读地理专业期刊和区域认知专著,14.75%的教师了解区域认知的途径是参加专业培训或教研会议,11.48%的教师了解区域认知是通过其他途径。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绝大多数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是了解的,但部分教师了解区域认知的途径是课程标准,因而途径比较单一,并且部分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说明自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核心素养未能引起高中地理教师的足够重视,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素养理论的缺失必将影响其对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效果。
  3.区域认知教学设计有待完善。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实施的基础[3]。根据调查得知,26.23%的教师总是通过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来培养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26.23%的教师在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时总是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34.43%的教师经常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21.31%的教师偶尔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18.03%的教师从不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36.07%的教师为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而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是读图、识图、绘图活动,11.48%的教师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是小组讨论,13.11%的教师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是辩论活动,14.75%的教师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是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失专门针对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说明这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对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即使教师设计了专门针对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活动,但类型单一,因而也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出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作用。
  4.区域认知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4]。根据调查得知,40.98%的教师认为讲授区域认知与其他内容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19.67%的教师认为有一点区别,26.23%的教师认为没有区别,13.11%的高中地理教师认为不清楚;80.33%的教师在区域认知教学中都选用传统的讲授法,39.34%的教师选用地图教学方法,31.15%的教师选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22.95%的教师选用案例教学方法,26.23%的教师选用实践教学方法,14.75%的教师选用其他教学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没有认识到区域认知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地理教学内容的区别而采取了同样的教学方法,且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区域认知教学中采用了单一的讲授法,不当的教学方法影响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5.区域认知课堂作业有待优化。合理的地理作业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5]。根据调查得知,88.52%的教师认为区域认知作业布置的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60.66%的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技能,59.02%的教师认为是为考试做准备,49.98%的教师认为是形成高中生正确的区域认知观念,13.11%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应对学校检查;80.33%的区域认知作业来源于配套地理练习册,49.18%来源于网上搜集的练习题,37.70%来源于自编练习题,6.56%来源于其他;68.85%的教师采用的作业是阅读理解类,22.95%的教师采用的是方法分析类作业,29.51%的教师采用的是活动探究类作业,21.31%的教师采用的是区域观念培养类作业,11.48%的教师采用的是其他类型作业。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区域认知作业的目的认识存在偏差,因而在作业的来源上主要采用现成的作业,而现成作业的针对性相对较差,加之作业以阅读理解类作业居多而其他类型的作业偏少,因而作业的功能窄化、形式单一、层次单调、内容乏味,对提升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作用有限。

nlc202211141501



  二、改进策略
  1.转化区域认知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达成统一的认识且有显著提高才会有正确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明确区域认知是高中生认知区域的最基本方法和重要载体,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地理考试成绩,更是为了培B学生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进而形成高中生的区域观念。只有教师意识到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才会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素养,高中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习得区域认知的各种方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通过多途径来理解、认同、消化、吸收和感悟区域认知理论,并把它创造性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观念。
  2.提升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区域认知素养的落实首先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6]。区域认知是以“区域─空间”的视角来分析区域地理现象、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区域认知理论既是指导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教学理论,也是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基础理论。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区域认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期对区域认知理论有深刻的理解、系统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思考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何种方法来培养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争取机会参加与地理核心素养有关的校内外培训或会议,通过聆听地理课程专家和学者的讲座来了解区域认知理论的内涵和实质[7]。因此,教师要通过自主研读专业书籍和期刊,特别是对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的研读来理解区域认知的概念、特征、表征、构成、水平划分、教学建议等基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用精准的区域认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区域认知教学实践。
  3.完善区域认知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8]。地理教学设计是连接区域认知教学理论与区域认知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对于提高区域认知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巨大的基础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在学习现代教育心理学、区域认知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媒体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专门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评价解决相关问题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已经设计的区域认知教学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区域认知的某一专门活动进行深度设计,如设计基于地图法的区域认知教学策略有:区域位置认知结构完整建立的图像初步加工、理解区域特征的图像综合分析、理解区域差异与联系的图表对比分析、基于情境的区域问题决策与评价的图文转化、渗透区域观念的图像利用等策略。然而任何一种类型的教学活动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在设计区域认知的教学活动时,应使教学活动类型多样化,以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4.改进区域认知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9]。正确、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保证区域认知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还能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区域认知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地图教学法、地理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区域认知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区域认知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分析区域结构和整合区域组成宜选用地图教学法、实物或动画模型演示法、实验教学法、实地考察教学法等,预测区域发展和统筹区域协调宜选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的精准解读,对学情和学生性格特点的精准了解,以及根据自身教学能力和特点,选择最优化的区域认知教学方法及其组合,努力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5.优化区域认知课堂作业。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练习,使其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强化知识体系。区域认知作业是对区域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是彰显教师教学观念的重要媒介。教师首先要明确区域认知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的功能。其次要丰富作业的类型,适当提高方法分析类、活动探究类和区域观念类作业的比重。再次优化各种类型作业的设计,文字材料类作业要合理设计阅读材料的数量和新颖有趣的内容引导高中生主动参与学习;地理图表类作业要通过阅读图表来渗透“划区”的方法并体会“划区”的价值,进而使高中生认知和体悟“区域”;方法分析类作业要从地理方法论的角度在作业的材料和问题设计上突出区域认知方法的培养;活动探究类作业设计要在符合区域认知相关理论基础上确保区域地理作业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问题设计与材料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相关性,以保证高中生具备区域认知的基本能力;区域观念类作业设计需要突出区域认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性,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类的地理情境化作业让高中生在解决区域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最终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区域观念。
  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前提,以区域认知实践技能为外化表现,以区域认知思维为内化标志。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自主学习,认真夯实自己的区域认知理论基础,扎实开展区域认知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区域认知教学能力,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碧.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王冰玉.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3]巴萧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4]徐岩.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5]周莎莎.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6]高媛.专业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策略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02):45-47.
  [7]卢全容.知识分类理论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杨雪寒.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9]周慧本.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及教学策略[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8.
  编辑:张昀

nlc2022111415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211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