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莉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今后的学生没有提前的生涯规划教育,将很难应对未来的高考。高中生生涯规划实践探索及策略,是以高中学生为载体,对其学业、职业规划进行指导与社会实践。现阶段,针对我国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理论教育过多,社会实践教育太少,本文提出探索高中学生职业体验的方法应从每个学生的特征入手,发现学生的潜质、兴趣、气质和能力,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让学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9―0046―04
  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词典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据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起源》一文介绍,职业规划一词来源于美国,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针对当时失业情况对年轻人进行职业咨询和指导。发展到五六十年代,由于大工业文明的发展,职业出现丰富多彩的选择,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囿于职业指导。生涯规划开始关注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人生、社会、教育结合了起来。
  高中生生涯规划实践探索及策略,是以高中生为载体,进行学业、专业、职业规划指导与社会实践,使学生逐步成为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主动发展的个体。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紧迫性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是加深有关知识的传授,属职业指导的提高阶段。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正确处理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主客观因素,提高选择志愿的决策能力[1]。”指导纲要明确了今后学校的任务,课程改革已经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20世纪初美国就已经在对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更早时期的学校教育开设“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及早对孩子进行职业兴趣的探索。家庭重视小孩的兴趣教育,学校再聘请专家辅助发现孩子的自我意识,根据自我探索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成长中就有自我发觉的意识和找寻自己兴趣的意识,从而帮助孩子健康且自主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是知性教育,很少有对学生有自我意识、兴趣的关注。当下学校的教育也大多以成绩为核心,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生涯规划教育[2]。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是被动地学习,不知道学习的目标,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毫无概念。文理分科仅凭学科成绩的好坏,未来报考专业也仅看是否流行热门。很多学生没有发觉自己的潜能和特点,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
  “新高考最大的亮点是彰显选择性理念,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科和专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选’上面还需要很大的助力。”基于2020年我省全面推行新高考这个背景,我们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中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的实践研究。就是根据现行课程和高考的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研究出具体并切实可行的高中生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从课程设置、兴趣引导、选课辅导、学业规划、高考报考、未来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运用调查研究法,最能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制定了科学、详细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9个问题,了解学生对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情况和困惑。通过对在校99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收回问卷992份,回收率100%。调查班级基本涵盖了重点班、实验班、普通班和国际班,覆盖面比较全,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1.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特质比较了解。问卷中“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和能力”“你在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吗?”“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吗?”82%的学生说比较清晰地知道。这主要得益于高一一开始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这门课包含了一些生涯规划知识,对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较好的引导,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储备。调查表主要针对甘肃省兰州一中学生,学生素质较高,家长在学生的成长中也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对专业、职业的认知非常模糊。问卷中“你是否需要有关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你是否了解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你是否清楚自己在当前及以后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你是否清楚自己将来从事工作所需的技能?”等问题涉及到对学生未来专业和职业认知的调查,89%的学生表示对专业不了解,报考专业基本上也是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主要关注的是薪资和就业状况。学生对社会中有哪些职业不清楚,对未来要从事职业的内容和特征不了解,以及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条件更是很模糊。
  3.渴望进行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尤其对“你是否参加过职业体验相关的活动或课外之余从事过兼职?”几乎没有,原因就是学业负担过重,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功课上,重点学校的学生这一点比较突出。“你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推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在高中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中,你希望开展或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强烈建议进行职业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留言中,均表示学校理论辅导过多,社会实践太少,对职业的体验几乎没有。
  通过以上总结,从问卷中了解到,学生最缺乏的是对社会的了解。高中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及其职业准备的要求更多的是茫然不知。自己的性格、爱好、兴趣究竟适合哪方面的职业?这种职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他们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渴望得到生涯规划实践方面的指导。

nlc202211141510



  三、当前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生涯规划教育与选课机制脱轨。现在大多数学校生涯规划课分为三个部分:高一为通识教育、高二为生涯规划、高三为志愿指导。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很多学校从高一第二学期就要求学生走班上课。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社会实践,而选课要求学生对自己要有很清晰的定位。新高考选课机制是语文、数学、英语必修,在物理和历史中再选择一科,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四科中再选两科。可以有十二种搭配方式,自由组合选择。高考改革使普通高中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选择权给了学生,也意味着学生得先了解自己,要从性格、气质、潜力、兴趣等众多方向为自己量身打造,要从而避免盲目学习、盲目报考志愿,将来从事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职业。高考新政策使学生可以“凭优势智慧升学,凭强势智慧谋生”,可如果盲目选课,不仅学生升学困难,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所以生涯规划实践课最好早早开展。
  2.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现实不符。金树人老师《生涯咨询与辅导》是我国目前生涯规划研究比较权威的一本书。但是金老师书中大多还是依据西方理论,学习霍兰德于1959年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通过把握人格特征,选择职业达到人职匹配。霍兰德将人分成几种人格特征,将职业分成六种类型,并将每一种职业类型对人的性格特点做了分析,应该具有的能力给出了判断,可能在社会中是什么职业,做了精细的分析。可是现实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霍兰德对当时社会的职业和特征比较了解,给年轻人有比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对当今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做不到一一准确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西方先进理念的同时,找到适合当今社会现实生涯规划的方法。
  3.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需求不合。很多学校将生涯规划课合并在学生的心理辅导课中上,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论性过强、说教过多,实践性不够。比如,对自我的认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气质、爱好等等,但这些都是理论问题。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校园中对社会是一无所知,当前社会中有哪些行业、职业?那些行业是未来新型产业?哪些是即将淘汰的职业?职业对人有哪些要求?学生急需要生涯规划实践课,真正要和未来的学业、专业、职业挂钩,与社会挂钩,与现实融合。。
  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策略
  1.调动家庭教育的核心力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孩子在家庭成长中受到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也会有家长的影子,尤其一些家学渊源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跟着爸爸妈妈上一天班”,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结合家庭教育设计的。这个活动最大的特点是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可以灵活机动地进行职业体验。体验环境可以在家中模拟,也可以申请后,孩子跟着爸妈到单位真实体验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经过统计,体验职业最多的有:教师、医生、会计、银行职员、工程师、公务员、私营业主......一天的体验,留给学生印象极为深刻。教师工作繁琐、医生责任重大、会计细心、银行职员认真、工程师加班、公务员忙碌、私营业主辛苦。体验之后有些学生对某些职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比如医生的体验感普遍高于别的职业,神圣、精湛的医术都比较能打动学生,而有些职业则体验感较差,比如私营业主,普遍认为太辛苦,没有社会价值感。
  2.挖掘学校教育的深层作用。校企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和单位,进行观摩和交流,了解企业的特点和技术岗位。疫情之前,教育部倡导初高中学校开展游学活动。游学时开展“跟着哥哥姐姐走进高校”活动,游学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实地感受。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名校云集,学校与高校联系,学生不仅能参观实验室、展览馆,还能与校友学哥学姐体验校园生活。全新的教学环境、陌生的学术名词、精彩的科学讲座,都能唤起学子的极大兴趣。寒暑假学生还可以走出国门,走进世界名校进行一个周期的学习、生活深度体验,感受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的不同,以及对生活的适应程度。
  3.发挥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有趣的社区体验”“义工服务”“社团实践”等活动,学生用视频、文字记录自己的实践经历,收获很大。在班主任培训时,应对班主任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让班主任自觉成为每一位孩子的生涯规划师。班主任可以组织主题班会活动,带动学生走出校园,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体验活动,比如帮助孤寡老人、到社会福利院关爱儿童、到博物馆当小导游、当一名社区服务志愿者。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时期,高中阶段学习辛苦,繁忙的学习学生会有焦躁情绪,甚至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班主任利用班会契机,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很多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走出校园后更好地成长,在班会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理论教育只有和实践教育挂钩,理论教育才会发挥他的作用。
  4.开展专题的社会调查。聘请专家,围绕国家教育部新教材的理念,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访谈。《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著作,统编教材定为高中生整本书必读书籍,意在让现在的学生不要遗忘乡村,并发现中国乡土特点。围绕这本书设计调查项目:乡村风俗文化的调查,乡村土地、房屋的考察,调查城乡发展变化带来的人口问题,传统技艺传承,医疗保健和教育实施情况。学生对城市也未必了解,寻找访谈对象,体验科研工作,了解我国科研发展的水平,以及现在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城市管理考察,走L户政、金融、交通等,了解城市的整体运转。
  5.利用家校课堂实施生涯规划。学校建立“家校课堂”,目的是调动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利用家校课堂时机,对家长进行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让家长意识到发现孩子的兴趣、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聘请知名校友回校进行讲座,各行各业的校友带来不同职业的分享,学生获益无穷。学校、家长、教师,三维立体构建学生的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全方位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培养。
  高中生要想成功地面对信息社会和复杂多变的职业挑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我国生涯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在国内还是起始阶段,实践模式还需要不断深化。但真正好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三者要紧密相连并能渗透生涯规划教育,这样家长就能从孩子小时候注重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学校不再是流水线,也能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社会也能对学校广开大门,为孩子提供实践的场所,三者合力就能让学生未来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M].学科教育,1997(08):13-15+24.
  [2]吴琼霞.走向自主和实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0):13-15.
  编辑:赵玉梅

nlc20221114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211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