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高品质智慧学校新生态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鑫

  【摘 要】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发展,结合“新课程新教材”“双减”的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势头日渐高涨,学校从“数字校园”迈入“智慧校园”的步伐猛然提速,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发生颠覆性、革命性的变革,高品质教育智慧学校的新生态已然渐显雏型。
  【关键词】高品质教育;智慧学校;新生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016-02
  创建于1921年的北京市第八中学,目前一校六址办学,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540余人。经过百年发展,形成了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素质教育、创新引领的超常教育、积淀优化的课程建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历久弥新的国际化教育、持续优质的办学成就和本真致美的教育理念等发展基因和办学优势。
  近十年来,学校坚持“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在课程建设、校园环境、管理体制多个方面与时俱进,借助智能技术载体,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探索构建信息化、感知化、智能化的新型智慧学校新生态。
  立足长远,整体规划,建设数字校园系统
  从2013年开始,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和特色优势,抓住北京市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契机,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现”的建设思路,开始建立统一校园信息化应用服务系统。校长亲自担任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小组协调组织,将电教网络组整合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具体负责数字校园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培训、使用和维护,教学处、学生处、教科研室、办公室、总务处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业务需求、建设实施与督查评估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保障了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2015年,为适应集团办学和规模扩大的实际,学校开始探索基于六校区架构的统一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逐渐形成学校自有数据标准规范、校内各级信息统一管维、各类数据无缝共享、师生个性账户空间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同时,逐步构建起覆盖各校区办公协同、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校互动、资源共享、学校诊断、社会服务、基础支撑等9大业务体系、70余项专项应用的北京八中数字校园云平台,学校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
  服务引领,品质发展,打造智慧教育生态
  “赋能提效”是技术的价值,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学校实际、问题导向、服务意识,发挥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助力作用,促进学校的品质发展。
  1.“三项措施”保障应用效能
  健全制度,保障系统运行效能。制度保证系统高效运转,制度引导师生正确运用,制度保障信息安全流转。学校先后制定《网络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网络中心管理制度》《学校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办公电脑上网管理制度》《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教职工IT设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数字校园系统高效运行和使用。
  壮大队伍,发挥技术服务效能。信息技术科技含量高,专业支撑不可或缺。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由学校教学中心副主任兼任领导,整合电教网络专职教师10人,并以劳务外包形式聘请5位技术驻校,同时各年级、各部门抽调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担任信息系统管理员,组成学校信息维护团队,培训技术教师一专多能。
  强化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效能。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除了传统的培训形式外,学校创新培训样式,以赛促训,用丰富的比赛形式为教师提供练兵机会,如多媒体软件大赛、电脑制作大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质课评选、课件制作展评、常态课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融合课堂教学演示等,提高了教师应用水平。
  2.“四大场景”破解办学难题
  数据融合,支撑多校区高质k学。“东一块,西一块,每个都是豆腐块”的校区分布,加大了管理难度。建设基于多校区架构模式下的统一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班级、年级及校区信息的统一维护,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之间基础数据无缝共享。为师生提供一个统一的数字校园入口和个性化的用户空间,实现了智能、便捷的调取数字校园应用服务。
  协同办公,助力多部门高效联动。多校区协同办公管理应用系统,包括形成邮件、短信、通知、问卷、日程、值班、申请预约审批等办公管理应用,配套无线校园建设工程,实现了校园办公管理业务的线上与线下融合,满足移动化、远程化处理,更好地服务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的使用。同时,基于移动终端App的便利性,实现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高效迅捷地工作。
  数据挖掘,支撑新课程顺利推进。6选3的新课程选科模式,带来了选课走班及管理的挑战。学校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测试全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选科报告,智能排课系统在短时间内提供数套编班方案供学校决策;走班考勤平台与智能排课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课堂过程管理系统为学生每堂课上的表现提供即时评价,弥补了过程性评价不足的短板。
  细化评价,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通过构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平台,利用智能阅卷为教师简化日常批改、统计等工作重担,同时生成管理者关注的数据报表,如成绩进步情况、横向与纵向的数据分析,支撑教育管理者的决策,帮助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利用数字校园,每学期开展包括教师、课程、教学、同伴、安全、文化、组织与领导、资源8个方面内容的自我诊断工作,自省自善,提升办学质量。
  3.“六项成果”初显智慧生态
  数字融合平台功能强大。北京八中现已完成数字校园的基础管理平台建设,功能齐全强大,为学校原有系统及未来接入的信息化应用厂商提供标准接口和数据格式。为学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协同办公保障校区联动。在推进北京八中多校区办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京八中网络化办公管理体系,实现了校园办公管理的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提升了办公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多校区的协同发展。
  技术支持课程深度改革。实现了教学教务管理体系化、课程建设规范化、教学教务自动化、教学资源公有化;解决了走班教学中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尝试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形成学生个性化知识图谱,形成基于大数据的个性教学新模式。
  创建超常教育甄别体系。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新模式,着力设计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世界首创的“北京八中超常儿童自我体验甄别系统”,为学生提供在家即可进行的自我体验以及初选甄别。
  构建网络学生服务体系。社团管理平台的搭建,有效解决社团管理及评价难题,为学校要求的“每个学生要有一项健悦身心的文体爱好、要参加一个社团、要做一个活动和项目的策划或主持”提供了技术支持。
  线上线下实现顺畅转接。2020年发生的全球性新冠疫情,学生居家学习与线下不定期转换,学校的数字校园智慧课堂系统,发挥了数字校园的巨大效能。仅2022年11月份全校有效线上课程为6000多节。
  放眼未来,融合创新,打造未来智慧学校
  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学校坚守既远见卓识又脚踏实地的传统,将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未来智慧教育之路。将建设既生动又生成的“双生”智慧未来课堂,实现从传统教与学模式到个性互动化的升级;将全面转型智慧环境、智慧资源、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智慧评价和智慧管理,构建起以学习为核心、以素养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全智慧教育学习场景,完成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即时与跨时、国内与国外等多方面深度融合的新教育生态,发挥示范校的探路、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中学

nlc2023020915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03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