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OBE理念下地方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明洲 许国胜 苏德国 温良霞

  [摘 要]文章针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动态变化的社会需求、学生发展不匹配问题,基于OBE育人理念找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为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OBE理念;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9-0048-04
  采矿工程专业作为煤矿资源开发的主体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将对煤矿生产安全、煤炭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产生直接影响。贵州煤炭储量高居全国第五位且有着“西南煤海”的美誉,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处的毕节市煤炭储量占到全省煤炭储量的近一半,近几年虽然受兼并重组等影响,煤矿数量大幅减少,但毕节市及省内其他地区煤矿数量依然很庞大,且煤矿企业现有的采矿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由此来看,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依然很大。然而,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却十分严峻。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开采技术在贵州省煤矿的大力试验与推广,势必引起煤矿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条件等也处于动态变化中。另一方面,当前贵州省内对采矿工程专业持续稳定招生的本科高校已达到4所,除了我校还有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和六盘水师范学院,所以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将愈演愈烈。因此,为了增强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快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间找差距,在教育教W环节中查不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OBE育人理念
  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工程教育为了满足新工业革命浪潮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客观需求,美国学者Spady提出OBE育人理念,该育人理念不仅在美国得以成功运用与推广,而且凭借高度的认可度与影响力被诸多西方发达国家所引进,迅速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主流理念[1-3]。更重要的是,OBE育人理念已被工程教育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所接受和采纳,并在工程教育(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4]。OBE育人理念推崇的是以受教育者所获取且可考量的学习成果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蕴含着三大关键理念。
  第一,以受教育者(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换言之,特定学习成果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学生所习得的知识、提升的能力与素养等预期学习成果为风向标,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均应高度服务于学习成果的如期获得这一目标[5]。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是促使学生获得预期学习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育人过程中,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引导者,而学生作为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其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能客观反映出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制定与开展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从而要求各教学环节的制定与开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保障条件的提供等必须有助于促进学生达到特定的预期目标[6]。因此,在既定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下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明确教师与学生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与定位,并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并在各教学活动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引导者的积极作用。1.教师应通过扩大个人知识与能力储备、加大练习量来强化与提升教育教学基本功,使自身成为内功深厚的传道授业者,同时这也是对从事工程教育工作教师的基本要求。2.教师应在明确所授课程目的及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架构出对学生能力获取起到强支撑作用的授课内容,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3.教育教学的有效、精准实施及其良好质量的取得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教师应在充分把握学生成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追踪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学习方式及状态,同时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而通过调整或改变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等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另一方面,注重将学生视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实施的中心,使其在明确的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深度参与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及时的总结、评价与反馈,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确保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离不开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人才培养质量影响要素的持续改进[7-8]。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生及其差异性动态的改变、科学知识的日益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持续更新,必须对教育教学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既定要求,且教育教学的改进应具有持续性、动态性和及时性等典型特征。
  二、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OBE的不适之处
  我校开设采矿工程专业已有10年时间,累计为以煤矿及其监管部门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培养了500余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并为毕节市乃至贵州省煤炭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行业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现有的专业人才模式与OBE理念不适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
  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全程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知识体系等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区别于研究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现行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人主要是本专业的专业教师,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度严重不够,对企业、行业及社会需求与发展掌握不精准,加之对学校制订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把握不够,基本上是在其他“双一流”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蓝本上略加修改而形成的,最终导致培养目标太过宽泛、笼统,未能精准描述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职业特征与专业领域特征,且未精准制订学生就业5年左右时间预期达到的专业及职业成就。

nlc202302111554



  (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间缺乏相互呼应
  按一定课程内容及结构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帮助学生如期获得阶段性与最终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重要保证。目前,课程体系的构建仍然停留于专业学科知识的堆砌,不仅未对课程知识结构的逻辑、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做出充分论证,而且未深刻理解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关联性,从而呈现出知识结构逻辑混乱现象,导致课程及其体系与毕业要求间、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间无法良好呼应,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三)师资队伍应对工程教育的能力偏弱
  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及教师授课能力的高低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校现有14名专业教师负责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讲授,但从其结构与能力来看,想要圆满实现工程认证标准中所要求的对学生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研究等12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以下亟待改善与提高的环节。第一,由于本科学历与第一学历为非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师占比过高,导致部分教师对采矿工程专业的认识深度不够、分析问题与研究能力不足。第二,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丰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偏弱。第三,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知与运用参差不齐,大多数仍聚焦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较差
  人才培养过程中各教学环节有序、高质量地实施是促使学生顺利达到毕业要求与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煤矿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重在对复杂采矿工程知识的应用,为此人才培养体系中设置了一系列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然而,从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课程设计环节基本上能将相应的理论知识与采矿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并如期开展,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解决采V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然而课内实验和实验课程的开设主要受到实验条件和实验教师队伍的限制,多数是以参观模型和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主要实习环节更是流于形式,基本上以短暂的矿井参观及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时间及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综合来看,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实验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未开展、与企业间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育人机制等严重影响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持续改进机制尚未形成
  对教学过程及质量、毕业生发展、社会满意度等展开多方位的、动态的跟踪、监控、反馈与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教育教学中薄弱、缺失环节持续采取相应的加强或补充措施,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持续改进机制,这既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要求,又可推动专业持续向好发展。目前,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与改进较理想,但在教学质量方面收效甚微。一方面,重理论知识轻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难以对学生取得的知识、能力及素养进行全面评价;另一方面,在现有评价体系及教学资源条件下,改进措施的制订与实施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毕业生发展和社会满意度评价体系方面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这进一步加大了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难度。
  三、基于OBE的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途径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通过若干教育教学环节的有序组织与高效实施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培养与锻炼,以期满足岗位、社会及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应需求,这既是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初衷和生命线,又是衡量人才培养的重要质量标杆。因此,针对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我校近几年大力推行的OBE理念为指导,对人才培养模式展开针对性的重构已刻不容缓,其重构思路如图1所示。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属于一项复杂、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首先,必须明确并深刻领悟教育教学理念。从我校及其他各大高校推行与采用的教学理念上看,OBE育人理念无疑是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与最佳选择;同时,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深刻领会是对其良好运用的前提。其次,找出问题,根据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全面对照OBE育人理念,深入剖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在OBE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具体的、可行的改革实施方案,再依照改革实施方案逐一落实,最终形成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最后,持续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及时、动态地反馈与评价,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完善。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途径
  将OBE育人理念全面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主要途径如图2所示。
  1.以需求为指引来厘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既是开展人才培养的起点,又是人才培养实施的终点,其对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确定,不仅要紧扣我校办学目标与定位、发展战略、教职员工发展等内部需求,还应聚焦于学生发展需求与煤炭行业、社会及家长期望等外部需求,只有将各方需求充分整合并以其为指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构,才能引领教育教学各环节的高效组织与实施。
  2.重构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的原则,分别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终点,对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优化与引导,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升。培养目标的“反向设计”主要体现在依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相应的毕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标准),进而确定毕业要求达成所需的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正向实施”具体表现为通过对课程体系的重构、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套,使其为毕业要求的达成提供强支撑,进而保证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3.多渠道提升教师的工程教育水平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对实践能力的要求,着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教学高效开展及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障。就目前来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最快捷的途径主要包括:(1)引进部分具有煤矿工作经验的工程师;(2)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3)创造条件并激励现有教师到煤矿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高度重视并发挥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nlc202302111554



  4.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是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实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能力及素养的获取程度。课内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工程知识、岗位要求、分析和解决复杂采矿工程问题能力等的认知,进而影响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实践教学离不开相应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校内应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满足实践教学的实验室、设计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充分保障课内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应加强与煤矿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改变仅停留于签订合作协议书层面的现状,真正形成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切实提高和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与专业实习环节的实效性,从而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5.加快构建持续改进机制
  在按“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原则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人才需求动态分析评价、在校生学习成果实时跟踪评价与毕业生岗位能力及时反馈评价体系,构建和逐步完善持续改进机制。(1)建立社会人才需求动态分析评价机制。通过分析用人单位、企业、学生及其家长等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2)建立在校生学习成果实时跟踪评价机制。通过监控教学过程、丰富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确保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顺利获得。(3)建立毕业生岗位能力及时反馈评价机制。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及时掌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对人才培养进行全程、全方位、动态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落实持续改进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专业持续向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论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基于OBE育人理念,文章在全面深入剖析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进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持续改进机制等突出问题,探讨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途径,从而为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道全. 基于OBE理念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河南教育(高教),2019(2):114-118.
  [2] 熊平生,王鹏,刘亮,等. OBE理念下独立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20(9):102-105.
  [3] 牛海鹏,樊良新,佟艳. 基于OBE理念的测绘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大学教育,2018(12):4-7.
  [4] 马亚军,王金玺,李红亚,等.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7):34-35.
  [5] 刘仁山. 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呼伦贝尔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20(2):21-25.
  [6] 覃晶晶.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4):157-158.
  [7] w兵朝,邵小平,聂丽华,等. 基于OBE理念的采矿工程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1):146-147.
  [责任编辑:陈 明]

nlc2023021115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08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