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篇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卜晶晶

  摘要:语用和语篇是学好语文的核心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语篇理论增进学生对语篇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语文学科素养。以2022年语文全国新高考I卷为例,从宏观建构和微观分析两个层面进行语篇解码,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0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其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阅读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过程,需要读者将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方法、文本背景之间建构具体化的过程。实践证明,语篇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是高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宏观建构,把握“篇”的结构模式
  语篇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篇由一系列的连续性的语段或者字句构成,具有一定的内聚性和向心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篇学习是发展语言的基础。文本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文体特征、语言形式。宏观建构语篇的结构模式,巧设情境、梳理文脉,可以有效探寻文本的主题和内涵。
  (一)建构语篇模式,从“这一类”到“这一篇”
  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独特的魅力,散发出特有的“篇性”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语篇研读为起点,提炼文本知识,归纳文体特质,挖掘文本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比如,2022年语文全国新高考I卷一共考查了四篇文本,包括信息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本、古诗词类。上述文本的选材注重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多个材料组合让学生挖掘不同文本的文化价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精准把握每一类文本的特质,掌握其内容、观点、情感和审美价值。以文学类文本《江上》为例,学生阅读时可以抓住历史小说的文体特质,挖掘文本的多重主题。对于“历史小说”,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2)以历史情境为载体,符合人物活动场景;(3)语言浅显易懂而又不失文雅简洁。由此,学生可以找到解读小说的“巧妙切口”,进而读懂文本。比如,学生可以紧扣历史小说的“历史性”梳理小说文脉。具体为:伍子胥被迫离开韶关――伍子胥听见季札的故事――伍子胥渡江――伍子胥送剑。同时,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伍子胥的心理活动,看似为闲笔,实则为了刻画人物的多重性格。例如: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
  学生可借助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把握小说的叙事节奏。具体为:(1)自然景色的变化使得伍子胥感到“生命”向好;(2)百姓对季札的议论使得伍子胥感到孤独、痛苦;(3)虽然时空没有明显交替,但是伍子胥的心理已悄然发生改变;(4)伍子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复仇者,而是一个渴望有爱、渴望被尊重的普通人。这篇小说不单单是在讲述一个历史故事,而是在塑造一个鲜活的灵魂。
  由此,学生自然会联想到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文学类阅读文本《理水》。《理水》选自鲁迅的《故事新编》,取材神话传说,塑造了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围绕其“历史性”,可将文本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大禹治水前――大禹治水时――大禹到来――大禹治水成功――大禹治水成功后。同时,小说语言古今杂糅,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多维度、多角度地勾连教材,前后比较、主动挖掘,使学生全面掌握该类小说的文体特质,从而实现触类旁通。
  (二)紧扣文本特质,从“这一类”到“这一篇”
  文本的篇性往往体现在作者独特的语言之中。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或者是同一题材的不同作者的作品,其表现出的篇性特质也有所不同。在阅读中,学生只有沉潜到文本内部,读出其独特性,才能真正解读出作者创作的意图。比如,《江上》一文运用了“诗化”的语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妨抓住其散文笔法、抒情节奏、空灵的景致等特点,读出小说的多重境界。《江上》一文中以四句歌谣让渔夫诗意出场,又在无声中让其离开;主动渡江让伍子胥获取了温情,坚决拒剑又让伍子胥多了份不解。“歌谣”“剑”成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化符号,让作品达到了“立象以尽意”的效果,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由此,学生可梳理出涉及上述内容的具体语段,前后勾连、比较,进而掌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即:
  日月昭昭乎侵已Y,与子期乎芦之漪。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通读这首渔歌,学生需要理解其字面含义:“时光飞逝,芦苇畔、江水边,不期而遇,天色已晚,我为你而忧,我载着你渡江。”结合小说的具体场景,学生的理解从浅层走向深层:“反反复复、平平淡淡那是渔夫的生活;宁静美好之境、温情脉脉之语那是伍子胥心灵的回归。”由此,运用比较、分析、联想等方式,学生可以迅速地进行类似文本的解读。又如,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古渡头》,小说结构散化、少有冲突、在自然、平淡的描写中展示生活的本色。学生可以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读出《古渡头》中“渔歌”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是一个物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联系文学作品,渡夫的纵情高歌是一种豪放、潇洒,是一种对生命苦难的抗争。这些类比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对文本篇性的认知,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推理、判断和发现能力。
  二、注重微观挖掘,寻找“语”的逻辑衔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言文字需要从语文本体出发,探寻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从细微处着手,结合上下文语境,探寻特定背景下文本的内涵。
  首先,注重上下文语境,寻找“语”的多向表达。语篇学认为:“语言只有在一定语境中才能实现其语言功能。”从本质上看,具体的语境是对语言最好的建构与运用。从近几年语文高考命题上看,命题者注重设置贴近生活语境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2022年语文全国新高考I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学生需要读懂材料,结合语境进行推理,进而准确掌握文本的语境义。其中,“正确使用成语”一改以往的“成语辨析”形式,以“填写成语”的方式呈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语境角度看,除了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进行解题,学生还可以从词义角度,用提及语素与词义轻重上进行字斟句酌。“长短句”更需要学生整体感知语段,了解语境,洞悉句子大意。可见,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语义系统。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借助经典的文本,进行梳理、吸收、转化、整合,将语文知识积累升级为语文能力。
  其次,注重语法衔接,寻找“语”的逻辑关系。经典的语篇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同时,还巧设逻辑关系,如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准确判断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而读懂文义。以2022年全国语文新高考I卷中的“补写”题为例,试题既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连贯,也考查了学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从语法衔接上看,学生需要关照前后文的照应关系以及语意的提示语。如第二处“不但”可见前后的递进关系,进而推出下一处应填写的内容。
  总之,在语文学习中,语篇教学应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思维品质的起点。教师需要依托语篇理论,深度挖掘文本文化内涵,准确判断其价值取向,以此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的学科素养。
  作者简介:卜晶晶(1992― ),女、江苏省扬州市大桥高级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nlc202302141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27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