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友军 李碧武

  摘 要:“学习进阶”理论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学习进阶”的要素包括进阶起点、进阶水平、进阶终点、进阶变量、测评工具,进阶水平分为经验、映射、关联、系统、整合五个层级。在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这五个层级,以课标为方向,以真题为载体,以学情为起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然后结合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解析复习教学的实践步骤,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建构知识网络、理解物理概念、应用物理规律、主动评价创新,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进阶”理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实践路径
  高三物理教学,一般规划两轮复习:一轮复习,依照教材目录顺序,强化知识点的巩固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二轮复习,依照高考试题重点,强化知识块的联系与创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有些高三物理教师,对一轮复习缺乏合理规划,既没有体现“教师价值”,也没有实现“学生发展”,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其主要表现是一轮复习“新课化”“题海化”“被动化”。
  “学习进阶”理论是目前全球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它不仅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也符合“螺旋式课程设计”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被誉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灵丹妙药[1]。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论到应用、从模型到生活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整合零散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学习进阶”理论简介
  “学习进阶”指学生在一个时间跨度内学习某一主题时遵循的连贯、深入的思维路径描述 ,也指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典型的学习路径描述[2]。
  “学习进阶”的要素包括进阶起点、进阶水平、进阶终点、进阶变量、测评工具[3],它们之间的关系详见图1。进阶起点指学生的实际情况;进阶水平指学生的预期学习表现;进阶终点指教学目标,现阶段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阶变量指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测评工具是针对“学习进阶”教学的评价试卷。进阶起点、进阶水平、进阶终点,建构了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主线,再通过进阶变量的引领、测评工具的修正,我们就可把各自零散的知识内容,整合为相互关联的知识系统,从而让每一节物理课都能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专家把进阶水平划分为五个层级:经验,即学生具有尚未关联的零散事实;映射,即学生建立事实与术语之间的关系;关联,即学生建立术语与多个事实的关系;系统,即学生从系统角度协调变量关系;整合,即学生有学科观念与跨学科概念[4]。为了便于教师理解与应用,笔者借助SOLO分类理论,把发展层级转化为层级图示,详见图2。其中,经验对应两个零散点,映射对应一个零散c连接一个零散点,关联对应一个零散点连接多个零散点,系统对应一个平面,整合对应一个立体。
  二、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订的行动方针。教学策略既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也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具体条件,对教学顺序、活动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的总体考虑。在“学习进阶”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依据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规划,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详见图3。
  (一)经验层级策略:以课标为方向
  这里说的“课标”,指的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高三物理教师来说,课标内容属于零散事实,只有通过认真分析,才能把课标内容与高考试卷、平时教学联系起来,因此经验层级策略为“以课标为方向”。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要抵达目标,方向是关键。若方向错误,就会南辕北辙,航行时间越长,距离目标越远。作为高三物理教师,担负着引领学生前行的重任,必须研究课标,且应重点研究五个方面:其一是“课程内容”的内容要求,它确定了高考试卷的考查范围;其二是“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它确定了高考试题的命题难度;其三是“课程内容”的必做实验,它包含了高考实验的解题方法;其四是“学业质量水平”,它可以指导教师选择训练习题;其五是“命题建议”,它指出了高考试题的特点。
  (二)映射层级策略:以真题为载体
  真题指高考试题,它是落实课标的载体。课标有些抽象,而真题比较具体,通过真题研究,我们更容易把握高考的试卷方向、内容重点、试题特点。课标相当于国家教育方针术语,真题即是术语的具体事实,这让真题与课标建立了相互关系,因此映射层级策略为“以真题为载体”。高三物理教师要重点是研究近三年本省的高考物理真题,同时兼顾近三年全国和其他省份的高考物理真题。如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动量”时,可先把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中有关“动量”的试题全部汇总,再限时让学生独立做完这些试题,使其亲身体验做高考试题的真实感受,然后分析真题与课标的联系。
  (三)关联层级策略:以学情为起点
  学情指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教师要以学情为起点,根据学情讲授知识、选择试题、规范习惯。学情多种多样,但教学目标只有一个,即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把单一的教学目标与多样的学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因此关联层级策略为“以学情为起点”。学情决定了教学设计的起点,起点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如何判断学情?先从学校判断,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再从班级判断,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最后从学科判断,是优势科目还是劣势科目。
  (四)系统层级策略:以教师为主导
  以教师为主导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指导作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有教师的合理指导,确保活动循序渐进”。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提问、探究、讨论、总结、交流等活动,即从教学整个系统的角度去协调各种关系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系统层级策略为“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总结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并相互讲题以提高理解能力,从而体现教师主导。主导不是主宰,也不是霸道,而是激发与鼓励,目的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五)整合层级策略: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中指出,要“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文化进行综合应用,去解决实际问题、去创新技术发明,即学生具有物理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意识等,因此整合层级策略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学生能有选择地学;学生能调节控制地学习;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教师是否认同作出自己的选择,体现学生主体。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倾听、理解、接纳教师的教学内容,经历同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三、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践路径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通过学习活动而建构起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直接传输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笔者根据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以及“学习进阶”理论发展层级,得到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践路径,详见图4。其中:步骤1为创设真实情境,指教师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出研究问题;步骤2为建构知识网络,指教师鼓励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后,将其与教师建构的知识网络进行对比,发现不足,修改完善,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步骤3为理解物理概念,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质;步骤4为应用物理规律,指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物理规律的内容,再总结应用步骤,让学生能够根据步骤,正确应用规律,减少应用错误;步骤5为主动评价创新,指教师精心挑选真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学生评价真题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在真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分析物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步骤与策略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步骤中往往包含多个策略。下面,笔者以“冲量、动量、动量定理”教学为例,探索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践路径。
  【步骤1】经验层级:创设真实情境
  情境指一定时间内的各种情况与境地。真实情境指在生活中存在的情境。“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内容要与社会具体实践相联系,教师要通过实践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教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零散知识,使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提出物理问题。这属于“学习进阶”理论的经验层级。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创设学生参与情境:“请一位学生把篮球从高处静止释放。”然后通过师生互动,引入教学主题。
  师:请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篮球反弹。
  师:篮球为何反弹?
  生:因为地面给篮球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师:请问作用力大小如何变化?
  生:先变大后变小。
  师:若要测量地面对篮球平均作用力的大小,需要应用今天的教学主题――“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设计意图:教学引入应该遵循“由实及虚”原则,即能够演示就不用视频,能够用视频就不用图片,能够用图片就不用语言。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能脱离具体情境而抽象存在,课堂教学应该与情境结合起来。因此,笔者创设“篮球自由下落”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步骤2】映射层级:建构知识网络
  建构知识网络指建构物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知识网络,了解所学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其与其他知识点的层级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学科的大概念和核心概念。从真实情境到知识网络,就是建立具体事实与抽象术语的对应关系。这属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映射层级。教师应鼓励学生先独立自主地建构知识网络,再将其与教师建构的知识网络进行对比。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笔者先让学生独立画出“动量”的相关知识网络,再向学生解释自己所画的动量知识网络(详见图5)。经典力学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独立。力是力学的核心概念,是研究力学的基础。在空间上,力对面积的效果产生了压强P,而力对位移的效果产生了功W,功又会引起能量变化[Δ]E。在时间上,力对一个瞬间的效果产生了加速度a,加速度又会引起速度变化[Δ]v,而力对一段时间的效果产生了冲量I,冲量又会引起动量变化[Δ]P。根据理论推导,可以得到动量定理([I=ΔP])。若系统不受外力,得到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
  设计意图:知识网络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虽然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网络,但往往残缺、模糊。笔者先要求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让学生暴露自己知识网络的不足,再引导学生建构比较完整的、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过程中,笔者不是把自己的知识网络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理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有利于学生同化、顺应知识,进而融会贯通。
  【步骤3】关联层级: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的提炼,它是状态或过程的本质反映,也是学习或交流的必备基础。通过物理概念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自然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概念教学过程本身富有思想性、方法性,承载着物理学科的历史,凝结着物理思想的精华,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理解物理概念,就要建立概念与事实的联系。这属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关联层级。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对“冲量、动量”概念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物理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意义、定义、公式、单位、方向、图像等,其外延主要包括范围、数量、拓展等。笔者设置冲量与动量基础知识表格(详见表1),引导学生填写相关内容。通过表格对比填写,学生既可以巩固冲量、动量基础知识,也可以深化对冲量、动量的理解。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物理概念,教师还需要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去应用。根据引入创设的情境,笔者设置如下课堂练习:“若球的质量m=0.5kg,从距离地面h=1.8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在下落过程中,球受到合力的冲量;(2)在下落过程中,球动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也要知道“为什么”,还要知道“如何用”。设置表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填写中清晰地了解冲量与动量的异同,这有利于消解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混乱状况,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根据引入情境设置练习,把“解答题”变成“解决问题”,可增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服务于生活”。
  【步骤4】系统层级:应用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观察、实验、分析、概括的结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规律既可以用文字表达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用公式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物理规律所对应的系统中,一般包含多个变量,需要学生协调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学习进阶”理论的系统层级。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对“动量定理”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根据上文“课堂练习(2)”,学生可从理论角度推导出动量定理。待学生得出动量定理后,笔者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动量定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然后给出教材动量定理的文字表述和公式,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公式:其一是因果性,即冲量是“因”,动量变化是“果”;其二是矢量性,即在应用公式时,需要先确定正方向。为了减少应用错误,笔者总结出应用动量定理的一般步骤:确定对象(m);清楚过程(t);分析受力(F);明确状态(v1、v2);选正方向(+、-);写出方程([Ft=mv2-mv1])。为了检验学生能否正确应用动量定理,笔者在前面课堂练习的基础上,设置第三问:“(3)若球反弹的高度h/=0.45m,球与地面作用时间[Δ]t=0.01s,求地面对球的平均作用力。 ”
  设计意图:物理定理可以从推导、内容、公式、注意、步骤五个方面去掌握。物理定理一般是推导出来的,因此笔者引导学生从理论角度去推导动量定理,让学生经历定理的推导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定理的来龙去脉,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动量定理,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动量定理内容的理解。根据学生出现的常见问题,笔者总结出应用动量定理的一般步骤,并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步骤进行及时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应用定理时出现的错误。如此,既能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5】整合层级:主动评价创新
  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评价主要是指对真题评价,就是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高考试题的特点、预测高考命题的方向等。创新指创造新事物、新视角、新思想,它是培养关键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要求,“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主要是指对真题创新,就是对真题进行改编,包括素材变化、条件变化、设问变化等。学生主动评价创新,需要学生既有宏观视角、也有微观视角,既有分析能力、也有概括能力,既有本学科知识、也有跨学科知识。这属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整合层级。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对“冲量、动量、动量定理”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真题:(2022年高考物理山东卷第2题) 我国多次成功使用“冷发射”技术发射长征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如图6(注:此序号及下面的图注为编者加)所示,发射舱内的高压气体先将火箭竖直向上推出,火箭速度接近零时再点火飞向太空。从火箭开始运动到点火的过程中( )
  A. 火箭的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
  B. 高压气体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火箭的动能
  C. 高压气体对火箭推力的冲量等于火箭动量的增加量
  D. 高压气体的推力和空气阻力对火箭做功之和等于火箭动能的增加量
  学生解答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2022年高考物理山东卷试题的特点:(1)材料联系科技――“冷发射”技术是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命题者以此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增强国家自信,进而将物理知识与先进科学技术结合,把解答习题变成解决问题;(2)研究对象简单――1个物体为火箭;(3)对象受力变化――先受到3个力(推力、重力、阻力),后受到2个力(重力、阻力);(4)运动过程2个――先加速直线运动,后减速直线运动;(5)能量转化2种――先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热能;(6)考查概念6个――加速度、动能、重力势能、冲量、动量、功;(7)考查规律4个――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
  为了让学生在高考真题中应用动量定理,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分析,对2022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第13题进行简单改编,并总结出其特点。
  图7所示是自动雨伞开伞物理模型。滑杆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滑块套在滑杆上,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处以初速度v0=10m/s向上滑动,受到滑杆的摩擦力,经时间t=[215]s,滑块滑到B处,并以v1=8m/s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0.2kg,滑杆的质量M=0.6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滑块在静止时和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桌面对滑杆支持力的大小N1和N2。
  学生对2022年高考物理广东卷试题特点的分析如下:(1)材料联系生活――自动雨伞是生活中的常用物体,这让物理知识与生活结合,把解答习题变成解决问题;(2)研究对象2个――滑块和滑杆,需要综合应用整体法、隔离法解决问题;(3)运动过程2个――匀加速直线运动、完全非弹性碰撞;(4)运动状态2个――静止、超重。
  设计意图:高考真题是课标落实的具体化。解答高考真题,可以让学生体验高考试题难度,增强高考心理适应能力。而鼓励学生主动评价高考真题和创新高考真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研究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方向,适应高考试题特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前沿,分析生活物理现象,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虽然时间漫长、师生辛苦,但在“学习进阶”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其教学专业发展,也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翟小铭,郭玉英,李敏.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2015(2):47-51.
  [2][3]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2):81-87.
  [4]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64-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49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