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角下市队校办育人新路径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亚东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对名校办名队实践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归纳总结。突破体制性障碍,让专业竞技训练走进校园,成为教育的分支;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打通名校“直通车”式输送渠道;教体优势资源互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育人为先、体校主导、名校保障、资源共享、学训融合、人才共育、特色共创”的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特色培养体系。建议进一步提升办队附加值,推动区域竞技体育水平整体发展,为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教融合;名校办名队;全面育人;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1-0047-04
党的十九大以来,体育事业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进入了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的全新发展阶段。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培养什么样的体育竞技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体育竞技人才成为核心问题。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做出了顶层设计。
江苏省常州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意见》为指导纲领,体育部门和教育系统深入合作,大力推进“市队校办 名校办名队”的培养战略,将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融入到教育培养体系中,全面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于此,本研究从教体融合角度出发,通过对常州市“名校办名队”体系的研究,改变专业运动员由体育部门单独培养的模式,让更多优秀运动员走进学校;解决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体现学校育人价值,培养全面高素质的运动员;提高校园课余训练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探索出一条体育部门、教育部门、运动员学生三方受益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一、名校办名队是“教体结合”走向“体教融合”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重体轻教”办队模式难以培养出高素质运动员
1.“教体结合”以“体”为主导,学训难融合
在传统“重体轻教”办队模式中,市队由体育部门负责组建,对学生运动员的培养起主导作用(图1),市运动学校统一管理学生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教育部门起辅助作用,为运动员训练生活提供便利条件,选择体育设施场地达标且方便生活学习的学校。这样就形成了上午在校学习、下午在校训练、晚上回运动员学校生活的学训模式。由于每天比普通在校学生少上半天课,文化课的缺失使得他们在知识储备上落后于普通学生。该培养体系本质上还是以训练为主,学习为辅,学训分离且矛盾突出[1]。
2.以竞赛成绩为主导的培养目标压缩了运动员的培养面
在传统“重体轻教”办队模式中,学生运动员学习时以借读生的身份在校随班就读。由于运动员是借读生,不属于本校的学生,任课教师会对其学业成绩、品德行为疏于管理,而体校教练则更多地关注学生竞赛成绩的提升。此培养方式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长期训练导致文化素养的缺失;学校育人、教师育人价值没能得到体现;错误的行为、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造成行为、道德品质的缺陷。拇统模式的输送方式来看,除了向省专业队输送以外,只能依靠学校对口单招的形式进入高一级学校,这类学校对学生运动员所练项目有选择性,对其综合素质有要求,一旦失败,将影响学生运动员的终身发展。这种传统“轻教重体”的办队模式难以培养出全面、高素质的运动员。
(二)名校办名队体教融合模式的实践路径
1.通过名校办名队实现“体”“教”深度融合
我国一直在探索体教融合之路,从“体教结合,以体为主”到“体教结合,教育发力”到“体教结合,陷入困境”,再到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虽然艰难,但仍坚持不懈[2]。体教融合是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和教育体系关系的根本性变革[3]。
众所周知,高素质运动员必须同时具备运动能力素养和文化素养。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承担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任。在名校办名队的新模式中(图2),将选拔的市队运动员学籍转至名校,使之成为该校的一名学生。学校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运动员文化素养、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专业化训练提升专项体育技能,形成“市队即校队,校队即市队”的学校体育特色;市队训练资源同时也是强化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资源,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最直观素材,是推动学校体育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学校育人的新途径;体教长期深入合作,两种体系相互融合,全面育人与科学训练相结合,培养出全面的运动员,名校的产出必是名队。
2.依托名校优质教育资源
名校在区域内有声望,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集各种教育资源为一体:名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过硬,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名校课程资源丰富,满足不同运动员的学习需求;名校拥有足球人工草坪、室内综合体育馆等一流硬件设施,加上市队配备的教练和训练器材,训练环境能接近市运动学校。名校相比于普通校优势明显,确保运动员始终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是落实全面培养运动员的关键。
3.依托名校全方位保障体系
名校管理有优势,有一些名小学自开办之始就有寄宿生,其寄宿制度、早晚餐制度、晚自习制度已经相当完善,部分小学没有寄宿,但能通过资源调度让运动员寄宿在学校,家长可以放心地让运动员在学校寄宿、生活;名校后勤有保障,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生活教师、晚自习辅导看护教师的配备保障运动员校园生活有质量。名校拥有全面的保障体系,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生活质量。
二、名校办名队构建指向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体校主导”把握办队方向
体育部门基于常州市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和传统优势项目,统筹规划市队校办主项目,首批项目为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游泳六个项目。隶属体育部门的市体校负责选材,按项目将学生运动员统一分配至名校学习生活训练。教育部门采用“学籍转入制”将运动员的学籍转至该校,体校与该校产生合作关系,双方签署合约,明确责任关系:转入的市队运动员由体校派高水平教练员到学校负责运动员训练、参赛;体校则为该校组建校队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帮助,运动员训练所需要的器材和生活住宿产生的费用由体育部门承担。教育部门学校则提供训练场地、运动员生活管理保障、优质的教育资源;市队取得的荣誉归体育部门和学校共有。体育部门的合理布局、专业性引领是办好市队的首要条件,也是多方位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加速器”。
(二)“名校保障”创新学训方式
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打通“名小学―名初中―名高中”定向输送的培养渠道:从小学至高中在名校定点培养是新体系中对学生运动员最强力的保障。在传统“重体轻教”办队模式中,体育部门缺乏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业管理举措,无法弥补运动员因训练耽误的文化课学习;学生更多地凭借体育竞技成绩完成学业,缺乏持续保障机制。在名校办名队模式中,教育系统基于运动项目将运动员的学籍统一转入名校,按照年龄平均分布到班级就读,毕业时采取名校对接名校、定向培养的模式,确保运动员从小学至高中都在名校就读,“入市队,必进名校。”如有运动员退出市队训练,则继续在名校学习,直至高中结束。对于有潜质能向省体工队输送的运动员,也必须完成高中学业,自主选择省体工队或者进入高校发展。这个新体系肯定了学校的育人r值,有利于学生接受校园环境的熏陶,完成文化学习任务,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三)“一校一品一特色”创新培养模式
1.小学阶段“一校一项一梯队”全面布局
名校办名队模式下首先确定市队从小学办起,市队运动员从小学生开始培养。采用“一校一项一梯队”的建队方式,即小学阶段同一个竞技项目由多所名校承办,每所名小学只需要承担该项目一个年龄组的训练任务。为了满足市队的比赛要求,一个竞技项目会有4~5个梯队,这些梯队将由本市不同区的名小学承担,这样的布局既避免了同种竞技项目在一个区域扎堆,又能推进区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每个项目校接收的学生在12人左右,以名校办学规模只需要一个年级每班接纳一位运动员,这种分配方式对学校整个教学体系影响较小,几乎不增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负担。市队教练来校只需担任一个年龄组别大概12人的训练,训练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2.中学阶段“一校一项一市队”定向培养模式
当小学的梯队运动员陆续升至定点初级中学后,该中学将有三个年龄组的市队运动员,也成为了市队训练的基地。按照运动技能规律,此阶段是运动员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训练的黄金期。三个组别的运动员在一起训练能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训练效果。在进入高等中学后,这些运动员已经相当成熟,比赛的锤炼能够让他们认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三个选择:1.向高校输送,成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2.向省级专业队输送。3.将运动作为自己的专长,参加文化高考。这个阶段只需根据学生运动员的不同发展需求来进行训练。
(四)群众性选材,建立优秀运动员资源库
在传统“重体轻教”办队模式中,其选材方式是招收接受过专业训练并且在省比赛中展露潜质的运动员,这类运动员有基础,稍加训练即可在短期内提高竞赛成绩,使得体育部门忽视对非专业运动员的选拔,选材具有局限性;另外,优秀运动员往往会受到他市体育部门的哄抢,一旦招生失败,会造成此消彼长、梯队建设青黄不接,无法保证学生运动员的持续输出。名校办名队模式采用“一校一组一项”的方式,这样保证了梯队建设的完整性,运动员能持续输出,在比赛时既能保证该项目各年龄组的竞争性,又能整合挑选精兵组队联合对抗,多层次梯队组建需要更多的运动员,选材从专业领域扩大至广大学生群体,体育系统委派教练员通过教育局在全市所有小学进行选拔,只要是感兴趣的、身体素质达标的都能参与选拔,经过筛选形成试训运动员,经过试训以后形成最终的运动员名单,由教育系统按照年龄项目将学生分配至对应学校,选材具有群众性与广泛性,最大程度地挖掘优秀的体育苗子。
(五)学训融合,拓宽学训生活时空
“训学融合”的育人理念认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是实现运动员全人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影响[4]。进入名校学习的运动员是采用“集体统一行动”的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寄宿制度的优势,以训练时间不抢占上课时间为原则,小学阶段上课期间跟随班级一起上课,每天放学后进行集中训练,每天安排集体晚自习,学校指派教师轮流看护,辅导作业、答疑解惑确保作业完成有质量。为了确保训练时间,采取假期训练的方式,平时每两周放假一次,寒暑假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训练。在初高中阶段,学业任务较紧的情况下,进行每日晨训或将市队安排统一体育活动课,利用双休日集训。对其学业评定时,与普通在校生的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学校的育人目标不会因为市队运动员的身份而降低,训练体系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依附于“学”作为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特殊渠道。
(六)育人为先,打通育人特色渠道
1.以项带项,共建育人平台
以市办项目为主阵地,结合本校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育人活动:借助市队训练资源组建其他年龄组的校队,校队与市队交流切磋,相互促进;形成市队校队同场训练的学校课余训练特色,促进学校体育业余训练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学校体育赛事常态化,基于项目开展主题式活动;丰富体育赛事的文化性,如开展校园冠军赛、体育节、校园吉尼斯挑战、体育嘉年华、夏令营等,发挥市队成员在班级的标杆作用,营造人人都参与、班级有特色、年级有特色的校园赛事氛围,共同搭建体育育人平台。
2.以项育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内涵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特别是校园体育精神的传播。市队运动员的训练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拥有自律、乐观、阳光、自信的生活态度,整齐划一、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畏艰苦的训练态度及奋勇争先、永不言弃的体育品质,他们是优秀品质的传播者。他们将这些精神带到了各自班级中,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中流砥柱。通过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对其事迹进行宣传,让体育精神成为校园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三、名校办名队的积极影响
(一)名校办名队出成果
在常州市名校办名队的模式下,各个项目竞赛成绩有突破、有提升,特别是集体项目。篮球项目在19届省运会全部5个组别的比赛中获得“4冠1亚”的好成绩,市实验中学男子篮球队获得“李宁杯”中国初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冠军;本市足球项目校打进“中国足球小将杯”总决赛,取得省足球杯冠军、省长杯冠军等成绩,多名学生队员入选U20国家队;乒乓球获全国多项赛事冠军。
(二)名校办名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学训融合提升学训成效
运动员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除了增加知识储备外,不断提高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在训练过程中对技战术的理解、对比赛情境的认知和分析判断力、突发状况的应对处理能力等;运动训练增强学生体力和学习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训练与学习存在相互的积极影响,教师认为训练促进学习的占比38%,认为训练不影响学习的占比35%,说明在该模式下的运动员没有因为训练影学习,甚至因为训练而提升了学习成绩。从输出方向来看,90%的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成绩的提升与体育训练相互促进。
2.多层次的育人途径助推全面成才
学生运动员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外,还将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从小学开始寄宿在学校,生活自理能力得到锻炼,加上心理教师的疏导和生活教师的辅助,形成教育合力,助推运动员全面成才(图3)。
从文化素养、体育品德、运动能力、道德素养、健康行为五个维度,将学生运动员和普通在校学生加以对比可以发现:普通学生整体在文化素养方面稍稍领先,其余四项落后于学生运动员,尤其是体育品德方面:学生运动员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高度的自律、整齐划一、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的精神风貌及不畏艰苦的体育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普通在校生所缺乏的(图4)。
四、结语
实践证明,“名校办名队”模式是可行的,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优势资源互补,深入融合,构建了“育人为先、体校主导、名校保障、资源共享、学训融合、人才共育、特色共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特色培养体系。在该体系下常州市竞赛成绩稳步提升,办队显成效,梯队建设有序全面;推动了学校体育事业整体发展,塑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活跃学校体育锻炼氛围,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学生运动员成为该模式下的最大受益者,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做保障,学生和家长没有后顾之忧,能够长期、稳定地接受系统化的训练,自己的一技之长得以施展,多方协作共促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市队校办、名校办名队这一体系是成功的。
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开展学校体育项目化建设评估,不断总结“名校办名队”取得的经验成果,加深项目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市级层面上形成多个典型案例供参考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对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进行宣传,形成体育明星效应。教育部门给予培养出全面高素质运动员的学校评优评先的优先权,体育部门给予学校相应奖励。另外,完善阳光体育联赛制度,丰富区域联赛制度。在区域内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联赛体系,如杯赛、挑战赛、排位赛等,一来增加项目推广度,二来通过比赛提高市队实战水平。积极扩大体育赛事的交流范围,以市办足球、篮球项目为突破口,加强学校体育与国内外、海内外的体育文化交流,提升品质。实现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传统特色校和俱乐部的优势互补、协同管理[5]。最后,加快高水平教练的自主培养,提升办队附加值。在漫长的市队集训中,增加市队与本校体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对项目训练感兴趣的教师可参与,体育部门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进修和考核,实现高水平教练区域化,防止因优秀教练员的流失造成竞赛成绩的滑坡。
参考文献:
[1]谭文杰,俞雪峰,翟春雨.常州市少儿乒乓球队“市队校办”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06).
[2]徐剑,刘芳枝,沈友青.新时代体教融合协同发展的价值意蕴、地方实践与推进路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6).
[3]吴建喜.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教体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4).
[4]胡桂英,徐晓燕,王益义,等.基于“训学融合”育人理念的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创新[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05).
[5]曲鲁平,孙伟,凌波.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青少年业余俱乐部协同发展联动机制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