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自卑心理形成原因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芳

   关注“自卑”,缘起于作为高中班主任的我一次与本班学生的谈话。这个学生学习一直比较刻苦,但成绩却很不理想。直到有一个阶段,她突飞猛进,几次考试下来,在班内的名次进步了近30名。我让她介绍成功的经验,她认为自己得益于跳出了自卑的怪圈。她说,从记事起,她妈妈就总在重复一句话:“你脑子慢笨,反应慢,要笨鸟先飞。”妈妈显然是为了督促她勤奋学习,但也在一遍遍暗示她:她是一只“笨鸟”。她于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只“笨鸟”,非常自卑。“直到有一天,”她说:“数学老师跟我聊天,竟夸我很聪明,说我在数学方面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力,很有灵气,是可塑之材。在记忆中,好象从来没有人说过我聪明,我一下子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光明……。”
  这个学生的话引发了我对“自卑”的思考,自卑真的能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那么大的干扰作用吗?之后,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和学习,让我进一步看清了自卑对人的发展的遏制:原来,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关系着活动的效能。如果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也会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这种过低的自我评价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卑感。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他们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关于其差异形成的原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大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
  可见,自卑确乎干扰了广大中学生的成长进步。那么,自卑的形成到底源于何处呢?
  一、与生俱来的“缺陷”
  在此所谓的缺陷,主要就身体方面。
  生活中,人们的确有许多与生俱来又难以改变的“遗憾”:身体的残疾,疾病的侵扰,丑陋的面容,矮小的身材……当这些人开始关注身边那些健康、美丽、高大的参照物时,自卑也许正悄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
  二、青春期的躁动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生理的变化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也更多地关注他们所生活的群体。这时期的人较之成年人更敏感也更脆弱,在他们的心里容易出现某种微妙而懵懂的情感。在和同龄人,尤其是和异性交往时,一些不愉快的体验成了某些青少年成长的包袱。
  正像孔雀希望自己有一身美丽的羽毛一样,女同学们希望自己更漂亮、更优雅、更有吸引力。男孩子则希望自己更高大、更强壮、更令人佩服。但当现实事与愿违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发出自愧不如的感慨。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忻仁娥教授在所做的泸上工读学生社会环境调查表明,该校学生40%父母离异,20%家庭中有犯罪人员。可见,孩子的成长与其家庭,尤其是家庭成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许多自卑正是萌芽于家庭当中。
  首先家庭的不完整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极大因素,尤其是儿童,他们需要来自双亲的完整的爱,而残酷的现实有时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突如其来的打击。我班有名非常自卑的女生,小学四年级时母亲车祸身亡,父亲欠了大量外债,整日奔波在外,无暇给予她足够的关怀。家庭的变故,让小小的她性格大变;爱的缺失,让她总觉得自己与那些有父母百般呵护的孩子相比,是那么的不幸和渺小。
  造成孩子自卑心理更重要的因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爱张扬的民族,世世代代人们都把“谦虚恭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作为行事的准则。因此,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闪光点,家长们总是吝惜夸赞,我们的家长的确很少会对我们树起大拇指,相反,出于望子成龙的迫切,他们还常常不断的提升对孩子的要求,就拿相声演员常宝华来说,他回忆往事,说自己曾以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被部队授予了二等功,这是非常难得的,于是当他幸福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不料父亲只来了句:“一等功谁得了?”当然这有相声大师的幽默在里面,但常宝华说他听了父亲的话心里确实凉了半截,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常大师尚有如此感觉,试想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们遇到类似情况又会有怎样呢?孩子会被父母不断提高的期望值压跨,当他们取得进步时,听到的不是能给他们带来新动力的肯定、褒奖,而只是一味的批评、忠告。这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父母面前一无是处,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达不到所谓的“理想状态”。
  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而部分家长们却常常把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取舍,甚至是自己的追求强加给孩子,这让学生们许多真正属于自己的爱好、特长受到了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四、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习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但不应成为学生的全部生活。然而为了提高升学率,许多学校已经将学生本应丰富的生活变成了激烈的纯粹的学业竞争,每天为学生布置的都是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就连学生的课余安排,也几乎是满负荷的。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忧虑重重。而且铺天盖地的考试、竞赛更让学生眉头紧蹙,一些学校还常常把学生的成绩、名次公布与众。这种做法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极大,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望着墙上的成绩单。自己就像被当众“批斗”,思想上背着沉重的包袱,一种“灰溜溜”的情绪像魔影一样跟随着他们,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老师的态度、谈话、行为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有些老师只因学生的成绩不好,便觉得他们“不争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他们安排不好的座位,甚至一些重要的活动也不让他们参加,不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处处鄙视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总之,在学习成绩被放大了的今天,学生一旦成绩不好,家长“说不起话”,老师指责、同学疏远,孩子自己更是痛恨交加、自卑无助,心理的翘板自此失衡。
  当然,造成中学生自卑还有众多复杂因素,在时间上,自卑的形成也无疑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消除这种倾向,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无论作为家长还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有足够的耐心,深入挖掘学生自卑的症结所在,并通过长期的努力引导学生找回自信,重新发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4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