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设课堂导入 激发学习热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建明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中,借助于情感导入──激情,故事导入──激趣,实验导入──激奇,设疑导入──激思,演示导入──激感五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巧设导入 激情 激趣 激奇 激思 激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116-02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伊始。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课的起始阶段不能疲疲沓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传统、平淡的课堂导入,使语文课失去了魅力,使学生失去了兴趣,使教学失去了质量。而精彩、巧妙的课堂导入,却能从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情感导入──激情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打开人心扉的一把钥匙,它能融化冰封的心,引发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把情感融入到教学中,以情激情,营造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带着情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为了打动学生,引发情感的共鸣,我先让学生集体背诵诗歌《游子吟》,让学生通过背诵,感受母亲对儿女那份浓浓的爱;然后,我又用动情的语言讲述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意:“为了子女每天辛勤劳作,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却又无怨无悔……”在我真挚情感的感染下,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被感动了,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来。
  二 故事导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行动的源泉。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便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便能主动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学习活动。中学生普遍喜欢听有趣、新奇的故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通过一个与教学内容相符、有趣、新奇或有启发性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教学《伤仲永》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了“江郎才尽”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的人物感染、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此时,我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了,于是我接着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江郎才尽’很相似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在《伤仲永》这篇课文中。”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下基石。
  三 实验导入──激奇
  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心是人生不断拓展的原动力。美国科学家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学生天生就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看新奇、少见的现象。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利用语文教学的内容,在导入时,设置恰当的实验,让学生在老师的实验演示下观察、发现,激发学生对新事物、新现象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投入到教学中。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导入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可知道花有什么颜色?”对于这问题,大家齐声说:“有红、黄、紫、白等。”这时我便拿出一朵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问:“这朵喇叭花是什么颜色?”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紫色。”然后,我把喇叭花放进装有醋的玻璃杯里,让同学生观察喇叭花颜色有什么变化,慢慢地同学们都惊讶起来,因为喇叭花改变了颜色。我接着说:“喇叭花为什么会改变颜色呢?”同学们都说不知道且迫不及待地要我把答案告诉他们。我没立刻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说:“答案就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中,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这样的实验导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都带着一颗好奇心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就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又如在教课外阅读《死海不死》一文时,导入时我做了如下实验:把鸡蛋放进一只装有淡水的玻璃缸里,鸡蛋沉入了水底,再放入一条小鱼,小鱼在缸里自由地游动,接着我往缸里加入了一定量的食盐,并用筷子慢慢搅拌,鸡蛋渐渐地浮出了水面,可小鱼却慢慢地死了。这样的实验导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死海不死的特点。
  四 设疑导入──激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导入时,设置疑问、创设悬念也是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它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伴着疑问,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课堂设疑非常重要,它能自始至终扣住学生思考的心弦。如在教学老舍《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导入时我先向学生提出疑问:“同学们,谁能用一段简洁恰当的语言描绘冬天的景象,并说说你对冬天的感受?”面对我的提问,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起来,并争相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说:“北风呼呼、雪花飘飘。”有的说:“枯枝败叶、一片肃杀。”有的说:“天寒地冻、寒雨连绵。”……接着我又向大家设置了疑问:“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些都属于冬天的特点,有谁知道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它会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济南的冬天》这一文吧,在文中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答案。”听完我的话,同学们都带着对济南冬天是怎么样的思考与疑问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五 演示导入──激感
  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演示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多媒体等教具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给学生带来视听上的感受,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如在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先给学生播放北国冬天美丽的雪景图,同学们看那一幅幅气势磅礴、白雪莽莽的北国雪景图片时,那聚精会神的神态仿佛自己置身于北国雪景之中,图片从视觉上吸引了学生。然后,我又给学生播放了感情充沛的课文录音,录音又从听觉上感染了学生。课前的多媒体演示,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获得视听感官上的享受,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学习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没有定式的,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它是一门艺术,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巧出妙招,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兴趣盎然,让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胡淑珍等编著.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
  [2]王惠主编.教育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
  [3]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热点透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
  〔责任编辑:王以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2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