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寄情山水抒发胸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自然情景;人生境界;审美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55―01
  苏轼的《前赤壁赋》之所以成为古代散文的典范,除其妙趣横生、豪放不羁的文风外,还有其中包含的发人深思的哲理、意味深长的人生境界和文化内涵。作此文时,苏轼被贬谪黄州已有四年,正是他政治上失意,生活困难,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笔者写作本文旨在分析作者通过游赤壁,借景抒情而流露出的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一、自然情景中的苦闷沉思
  文章开篇的场景引人人胜,月光对美景、美酒逢佳朋,作者的欢快陶醉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展开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神奇想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既如道家仙境,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清风微拂、明月徘徊,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一叶小舟随风飘荡,作者携几位好友对酒当歌,无拘无束,何等惬意。此时的苏轼在清风明月中摆脱了尘世的喧嚣,陶醉于自然,浑然忘我,飘然欲仙。
  文章第二段开始描写对往事的回忆及当前的心情,作者的心境也一下从超然之乐跌入了现实的空虚苦闷之中。那“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他在哀怨什么?在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接下来的诗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明了自己志洁行芳,不随波逐流的品行,尽管屡遭打击,但他忠君报国,悉心为民的思想没有改变。但此时只能“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因此,当客吹起洞箫,并“倚歌而和之”的时候,苏轼不禁感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二、达然超脱的人生境界
  这篇散文表面看是记游写景,实际上却是在阐释事理。文章用了很多篇幅写景、记游,只是“形”而已,真正的“神韵”在于说理。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主色调是“喜”的,因而我们就不难理解文章开篇作者纵情山水的欢快和结尾处表现出的放浪形骸之态。作者这样布局,在行文上也收到了铺垫照应,浑然一体的功效。
  文章在说理方面可谓独具匠心,先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引出客人心中的无限之悲。曹操这句诗的本意是对人才的思慕、渴求,而在这里之所以触动了客人的心绪,是因为客人有着心系朝廷、建功立业的情怀。但曹操是“一世之雄”的大人物,自己至今还是“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小人物,不足称道,于是心中涌出了无限悲凉。而接着作者就用“而今安在”一句反问,在对古人的缅怀中,自然引起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苏子的回答极富哲理,他以超然的智者心态,用道家的自然观、宇宙观进行自我宽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英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已然跳出了自己的坎坷际遇,跳出了凡俗,以超脱的心态笑对人生,在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
  三、灵活的表现手法和文章的审美意义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文章运用了对比、对话的形式。作者飘飘欲仙、快乐齐天的“喜”与客人神情戚然、满腹幽怨的“悲”形成了鲜明比照,他们虽头顶同一轮明月,身处同一方江水,感受清风的沐浴,但却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心境。文章的第二层比照是把“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代英豪曹操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常人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把个体的人与整个宇宙自然对比,显现出个体生命的渺小,这就更增添了客人心中的悲凉色彩。文章最后一层对比是通过客主问答,凸显出两种对立的世界观,表明了客人思想境界的局限性,映衬了作者思想境界的高远。
  从文化审美角度来看,整篇文章展现出一种图画美和音乐美:天上明月高照,地下江水长流,江中小舟如苇,舟中人语喧哗,觥筹交错。远眺“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近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真所谓“人在画中游”。
  编辑:沈丽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3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