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俊霞

  [关键词]学前教育;西部;农村;幼儿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16-02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各省也相继制订并实施了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在学前教育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之时。我们也要面对学前教育想获得长足发展的挑战。我国的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等特点决定了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西部的农村地区。笔者认为,西部农村地区在发展学前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只有使教育的发展与本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的特点相适应,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探索出适合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方式方法。
  一、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恶劣,文化信息传播渠道闭塞,这就导致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国家实施了很多发展西部教育的项目,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整体表现出基础薄弱、形式单一、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低下、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大的特点,有些地区的学前教育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学前班、村办幼儿园、各种形式和水平的民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由乡镇统一管理,相比农村其他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其规模、教学质量、师资、入园率都较好。但这类幼儿园都位于乡镇的中心地区。无法满足农村偏远地区幼儿的教育需求: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和小学统一管理,这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入小学前大多数幼儿会上学前班,和小学生共享小学的教育资源,但教学小学化的倾向非常严重;村办幼儿园也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的村办幼儿园附设在村小学内,但不归小学管理,有的村办幼儿园利用村委会的房舍进行教学,教学设施单一,只有基本的桌椅板凳和黑板,没有其他的玩具、教具等教学设备;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规模较大、基本教学设备齐全的幼儿园,但这类幼儿园较少。还有一种是个人在自己家中举办的幼儿班,这种幼儿班的特点是混龄、数量不等、流动性大,教育质量低下,只起到对幼儿进行看护的作用。
  二、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笔者在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后,对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做了一些思考。
  1.重点加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
  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地方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差。导致教育的发展也比较滞后。公办幼儿园在很多农村地区少之又少,有些地区甚至连乡镇也不能保证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近几年,农村学龄人口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撤并了很多小学,导致的结果就是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也一起被撤消,这样就使得很多幼儿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问题,主要还应依靠政府投入和管理的公办幼儿园。
  (1)由政府出资组织新建一批符合教育标准的公办幼儿园。目前,各省已经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下开始新建一批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新建途径可以采取鼓励村集体创办、政府和村集体合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所属区域的农村地区办分园三种形式。其中由政府学前教育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所属区域的农村地区办分园的形式是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和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办学条件,从而在农村地区实现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的教育网络。
  (2)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空闲出来的教育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这种改建方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已经非常成熟了,从节约成本和园址选择方面来说比较适合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如。陕西洛南县自2006年开始加大发展农村幼儿园建设以来,全县25个乡镇都建起了中心幼儿园,其中绝大多数是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而成的。洛南县的成功经验证明改建方式非常适合农村幼儿园的建设,目前很多省份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都采取了这种改建方式。
  (3)合理发展“小幼合办”,规范、完善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建设。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基本办园形式。我们在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应具体分析每个农村地区的具体特点。从而扬长避短,使学前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如,有些农村地区的幼儿人数较少,不适合建立大型的独立幼儿园,则可以合理发展“幼小合办”的方式。然后根据幼儿人数的多少实行独立建制或统一管理。“幼小合办”的方式是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规范教育资源的共享,如规范的操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网络教育资源等,即利用基础教育的义务性效应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采取这种方式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学前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规范行为。目前,很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采取“幼小合办”的方式时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使学前教育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当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当地的教育部门在这方面也要给予大力支持,积极进行组织协调,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各种业务指导和交流活动提供经济补助和政策支持等。乡镇中心幼儿园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仅是对农村各个地区的分园进行直接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还要对其他类型的幼儿园进行间接的业务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其他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可以尝试以下方式:组织定期的不同内容的师资培训,为幼儿教师提供跟班学习机会。组织定期的教育交流活动,对特别偏僻、贫困的农村幼儿园提供全方位的帮扶。
  2.合理发展并规范民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是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力量,政府要做的就是规范和引导它们的发展,并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使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1)西部地区各省应制定民办幼儿园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不管是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民办幼儿园,还是小型的家庭式幼儿班,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不符合教育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幼儿园必须给予限期整改或取缔,从制度上规范民办幼儿园。
  (2)对民办幼儿园的创办和发展给予各种政策支持。目前各省采取的扶持政策有保证用地、减免税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西部农村地区的各级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采取适合本地教育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3)加强民办幼儿园师资的稳定性。西部农村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解决民办幼儿园师资短缺、流动性大和专业性差等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保障是解决师资问题的关键。此外,政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将民办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纳入中小学职称评审系列;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特别生活津贴;为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民办幼儿教师办理医疗、养老保险等;在培训机会、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公办教师同等对待,保障民办幼儿教师的权益,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发展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形式
  西部农村地区有很多区域尤其是游牧民族地区的人口居住分散,幼儿无法接受正常的学前教育,这一部分地区就可以贯彻《意见》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的政策,采用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形式,以弥补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空白。
  (1)由政府出资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学前教育辅导站,保证居住分散的幼儿能在相对固定的间隔时间接受集体的学前教育。首先,学前教育应将早期教育指导纳入服务范围,普及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观和教育观,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其次,建立适龄儿童登记册,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到不同程度的学前教育;最后,关注特殊儿童、留守儿童。确保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也能得到教育服务。如,陕西省就要求每个县(市、区)选择1所幼儿园建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开展对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
  (2)实施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各类项目和活动,有针对性地促进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如,实施民族地区女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救助项目、特别贫困农村幼儿免费学前教育项目、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免费学前一年教育项目、帮助家长普及学前教育理念的特别教育项目、确保农村幼儿园基本教育设施的教育项目、农村幼儿教师特别津贴补助项目等。
  编辑:郭裕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3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