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文勇

  【摘 要】 “电机学”是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传统“电机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个人多年电机学课程的教学经验,从电机学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及总结考核的角度对“电机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电机学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引言
  “电机学”是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一门理论多、概念多、涉及面宽、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的课程,一直是公认的难教难学的课程。但其研究对象具有实用性与普遍性,讲述的内容不仅是后续专业课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电气工程领域实践问题的理论依据。因此它又是一门必须教好与学好的课程。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优化电机学课程内容体系
  “电机学”在塔里木大学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总学时是8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68学时,实验学时为12学时。我校通过对比众多教材后选用辜承林等老师编写的教材作为教学用书。由于电机学内容较多且深,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做了一些改进,重点讲解直流电机、变压器、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等四种电机的气隙磁场性质和相应的时空关系,电机稳态运行时,建立电机的电压方程和转矩方程,明确电机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对电机稳态运行时的参数有清晰的物理概念;熟练运用电机的等效电路、基本方程和向量图分析计算电机的运行性能和数据。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应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做好合理的衔接,做到教学内容不重复、不脱节。
  二、加强实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实验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机会。电机学有12个学时的实验环节。由于受到学生人数多和实验设备较少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把每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3-4名同学,要求学生实验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画出实验线路图。实验中,教师密切关注实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实验结束后,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小组的实验方案,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学好电机理论还必须加强实践环。在实践性环节,可尝试性增加拆装电机内容。通过电机拆装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机全面整体的认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工程意识。同时,学校应创造机会,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观摩实习,让理论与实际能紧密结合。  
  三、全程管理,全面考核。改革期末考试方式
  在我校,电机学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比例的70%,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各占15%,且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测验和到课率等多个方面构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整个学期努力学习。但传统的闭卷式期末考试其弊端是要求学生硬背很多知识,而学生对其却缺乏理解。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一些高校优秀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时,在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开始采用半开卷的方式,允许学生用一张A4纸记录备考内容带入考场。这种期末考试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此举可使学生应考从基于背诵转换到基于理解,使考试既是对学习情况的检验,也构成整个学习过程的延伸。
  四、结语    
  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将多种教学手段引人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对电机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辜承林,陈乔夫,熊永前. 电机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凌跃胜,黄文美,宋桂英. 电机理论基础. 中国电力出版社.
  [3]黄文新,朱学忠,刘闯. 电机学开放式教学的创新与探讨,2006 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3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