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语文课堂开放性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银莲

  摘 要: 为适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语文课堂中采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努力创建一个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阅读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有效地个性化阅读;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释疑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质疑”,不断探索解疑,放飞思维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开放性阅读
  
  随着新课标在全国的普及和推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应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封闭性,采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努力创建一个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阅读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审美情趣。
  一、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阅读,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插上翅膀。
  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阅读方法指导很重要,好的方法是良好阅读的必要条件。
  首先是“占有”,即让学生大量阅读,占有大量信息,为个性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的阅读量,广泛的阅读面,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想的源泉。教师应根据阅读教材的课本、读本篇目,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如提供阅读书目,建议学生间交换藏书,为学生选择不同国籍、时代的作者,不同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的作品。
  其次是“挑选”,即让学生独立自主阅读,主动积极思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此为个性化阅读的关键之举。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阅读的主人,谁也代替不了,也是无法替代的。面对文本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文本表达的信息,伴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质疑,选出适合自己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经典的解读永无止境。
  二、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为学生个性的张扬选择蔚蓝的天空。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使学生生疑,老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激疑的办法就是设疑。开放性阅读教学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利用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相互争议。我觉得开放性阅读教学,老师应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质疑。如《离骚》的阅读中,我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初步感悟诗情,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分别用《离骚》中的一个层次诠释一种感情或诠释一个意境。创设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给了他们自主创造的空间,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离骚》历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难教的篇目,其实,这样的设计正是化难为易,化生涩为易解的过程。学生对屈原的知识储备中或多或少都会跟《离骚》中难懂的内容有关。只要他们能够理解诗句的大意,个性解诗就不成问题,学生仿佛回到了屈子的那个时代。这样的课堂他们激动,他们投入,为那感人的情愫伤怀,为那些精彩的评说喝彩。这样的课堂,我相信,即使经历很久,也绝不会从学生的记忆中消失。
  三、留给学生充分释疑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教学中,学生学会质疑能促进思维,但质疑只是手段,促进学生因疑生思,诱发其主动学习的心理需求,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探索、相互交流、自己释疑才是目的。开放性阅读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所以开放式阅读教学不仅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而且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对问题分析、综合、推理、想象,激起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前进的灵感,产生新发明或发现,提出新理论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师应是一个艺术家,始终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以情语文”,精心构建每一堂课,让学生学习语文是享乐的感受,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扬起个性化阅读的风帆。再赋予个性化阅读体验,找到阅读的突破口,让自己感动,让学生感动,共同开创出个性化阅读的广阔、深远前景。
  四、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蔚蓝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让学生创造性阅读,把每篇文章都作为精美作品去赏析,即能独立阅读时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自己能理性判断、评价;能调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能有指向性地搜索资料处理信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读《项脊轩志》,要读出那个慈祥的老祖母的形象:她颤巍巍地迈着三寸金莲去取层层包裹的象笏,又颤巍巍地回到书房,要看到她带着无限的期望把传家宝交给孙子时的热切的目光。诵读时还要触摸一个多年考不中功名、在家复习备考的落榜者的孤独寂寥而沉重的灵魂。
  培养批判性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理性地判断、评价。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人的称谓有何特点?认识:除了凝聚着中华民族礼仪的优点外,更多的是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奴性意识。教学《兰亭集序》,让学生了解魏晋时期名士的几种生存方式:或纵酒,或求仙访道,或清谈玄理,或隐居,或移情山水。点拨学生思考:王羲之在这篇序文中对当时名士的几种生存方式抱怎样的态度?他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死的态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有指向性地搜索资料处理信息。例如:学习《触龙说赵太后》,研究赵太后对爱子为人质的矛盾心理,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统治阶层子女婚姻的政治性。学习了《兰亭集序》、《愚溪诗序》、《赤壁赋》等,布置学生研究中国古代失意文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
  总之,开放性阅读教学应多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飞翔,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质疑”,不断探索解疑,放飞思维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6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