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彰显教师智慧 营造个性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淑芬

   [摘 要]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鲜活的个性。两者之间,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充满智慧的个性化教师,才能真正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好地表现出创意和魅力,才能营造个性课堂。基于此种考虑,彰显教师智慧,营造个性课堂,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考 个性 解读
  
   相信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有时去听公开课,听后只觉得大同小异;有些课名为同课异构,细细品味却发觉几乎为同课同构,不是哪些环节的设置是相同的,就是有些语言也会在不同的课中不期而遇了。其实反思自身,大多数的教学也常常是在“踩着别人的影子”。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乃语文教学缺乏思考所致,乃广大语文教师缺乏个性所致。其实,彰显教师智慧,才能营造个性课堂。
   ◎为什么应彰显教师智慧呢?
   一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是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是把各种资料、各种论述转述给学生。如今学生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教师对文本如果没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从谈起,也就谈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了。因此,一个优秀的、能得到学生广泛认可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能自觉跳出“同构”的樊篱,自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教师,是在教学中闪烁着自身智慧、营造个性课堂的教师。
   二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要。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儿连用了五个“自己的”,都重在强调阅读是自我的、个性化的。试想,如果教师教学毫无个性,学生又有何个性而言?
   ◎怎样才能彰显教师智慧,营造个性课堂呢?
   一、博览群书,个性课堂需要“有思想”的教师
   你的思想是你的个性的最好彰显。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策略,具有善于学习、积累、研究、反思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师是与学生的思想有着最直接交流的教师。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有思想”,应该是以广泛的终身的阅读为基础的,这是对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重要的要求。没有博览群书,见识势必浅陋,思想势必贫乏,语言势必枯燥,教学中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只能就课文讲课文,就字词讲字词,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
   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用语文教师一辈子的阅读来积淀的。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谈到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其实语文课就应该如此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位教师,但肯定会有这样两类教师:一类是充满思想的,一类是思想的奴隶。
   初讲《威尼斯商人(节选)》(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3课),我怀着对莎士比亚这位大文豪无比的崇敬之情,亦步亦趋地按照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讨论夏洛克、安东尼奥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个性化的语言这三方面来讲。
   再教《威尼斯商人》,我开始了思考:仅仅这样就够了吗?这是一部著名喜剧,堪称艺术典范,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领略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高度的戏剧才能?百思之后,我在《威尼斯商人》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威尼斯商人》在选入初中课本的时候,为了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删节,所以就很容易让人单方面地认识夏洛克,而让同学们能真正感受莎士比亚的高度,只要更好地认识夏洛克就够了。描写坏人,并不需要十分高超的艺术,但是要使坏人能够博得同情,却非凡手所可成功。关于夏洛克这个角色的处理,莎士比亚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须将夏洛克的性格写得极端的坏,否则借款割肉一节便不真实;一方面他又不应将夏洛克的性格写得特别的坏,否则整个那段故事便有不真实之虞。莎士比亚用双管齐下法,以解决这个困难。他一方面将坏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又写夏洛克的另外一种动人哀怜处,以资补救。他既将夏洛克写成一个恶魔,又表现他受尽侮辱虐待以博得观众同情。这种情形,类似一般人对于犯人的同情一般。犯人本身及其所犯罪恶,固然令人深恶痛绝,但若法官判案歪曲法律予以虐待,便会引起一般人的公愤。所以我们一面恨他,一面又怜他。从此,我们也就不难看出莎士比亚高度的艺术才能了。
   从两次《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让人尝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全新的视野。一次有个性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阅读的,而且阅读不应该局限在教学参考用书,应向作者作品更深更广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找到不同于他人的教学切入口。
   二、假借教辅书,个性课堂需要有特色的解读
   很多教师把教参、教案等各类教辅书当作教学的拐杖,殊不知,用这根拐杖是能走路,但只有丢掉这根拐杖才能真正跑起来。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每篇课文都有解读,但是它就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范本吗?回答是否定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固然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独到的思考后的解读,才能展现出教学的智慧。例如,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能告诉学生说这是表示作者对腐朽的封建思想的批判吗?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思想还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解读《范进中举》,范进仅仅是一个热衷功名、喜极而疯的疯癫者吗?这样单一的解读方式,是无法营造个性课堂的。个性课堂应该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中有自己的创见。在教学中,面对一个文本,应用心去钻研,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甚至能引导学生生成更有价值的新问题、新思路。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教学参考用书比较丰富,对于一个问题有相同的见解也有不同的见解。其实语文教师如果凭着一股怀疑和钻研的态度,把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利用就不再是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了。
   三、立足学生,个性课堂需要多角度的思考
   语文教师应本着培养有胆识、有灵魂、有头脑、有思想的人的宗旨,所以要把课堂构建成生命课堂、真善美的课堂。那么老师在课前更应该认真地钻研原汁原味的教材,倾听文本,多角度解读,个性化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
  《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在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小说的教学就等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吗?就等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吗?就等于告诉学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吗?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划分情节、说说描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通过文本的描写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了解菲利普所生活的社会的世态人情,了解到作品的思想意义,了解作家内心的痛苦。因此,笔者把这课的教学定位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情节之后,提出问题:“这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中,谁最可怜?谁最值得同情?”抛出主问题后,要求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回答问题并讲清原因,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第一种观点:文中的女婿最可怜。
   生1:(笑)我认为他可怜,是因为他是一位受害者,他是被骗婚。
  (师点评:好像故意调侃,但是读书比较细致。)
   生2:(严肃地)我认为他可怜,是因为他是把婚姻、爱情建立在金钱之上,心术不正,动机不纯,可怜可悲。
  (师点评: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思考深刻。)
   生3:(举手提问题)那文中为什么还写他“诚实可靠”?
  (师评:你眼光犀利,并能回归到语言文字中。)
   生4:那个社会中连这样诚实可靠的人看中的都只是金钱,更可以看出人的灵魂已扭曲到如此地步!
  (师评:回答得妙,能挖掘到人性,还能透视那个社会的本质。)
   第二种观点:我认为文中的若瑟夫可怜。
   生5:我认为他有亲叔叔而不得相认,内心极度悲苦,如课文第42节,(学生感情朗读)“我看了看他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我在心里默念到:‘这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评:读书饱含情感,让人深入语言文字中去体会那份亲情,以及对叔叔发自内心的同情。)
   生6:他还年幼,还只是一个孩子,却过早地感受到了无奈、心酸以及生活的艰辛。
   生7:一个孩子――这本该是最纯真的年龄,心灵最纯真无邪,看到的应该是人间的美,可若瑟夫稚嫩的双眼却那么清晰地看到这个社会的疮痍:人的心灵的自私、冷酷、庸俗,而这种心灵的疮痍恰恰体现在父母身上――父母本应该是孩子的榜样啊,可这样的父母……可怜的孩子,他的内心肯定极端矛盾冲突,煎熬他这颗稚嫩的心灵。
  (师点评:所以这让我们反思人性、人生:我们要保持真诚的爱心和同情,人类要拥有最健全、美好的心灵,不要被金钱所左右。)
   第三种观点:菲利普夫妇最可怜。
   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哲尔赛岛旅行,巧遇于勒的经过。(学生读得绘声绘色,同学们沉浸其中,并且展开交流讨论。)
   生8:生活的拮据,迫使他们绞尽脑汁去省钱,他们为了金钱,不惜将纯洁的手足之情毁灭,将神圣的婚姻关系扭曲,他们丧失了人性中最基本的爱与被爱的权利,他们成了金钱的奴隶。因为他们的自私、冷酷,上帝惩罚了他们,最后还是让他们面对残酷的生活,挣扎在铜臭之中。有人说,上帝让好人成为好人,是对好人最高的奖赏,上帝让坏人成为坏人,就是对坏人最好的惩罚。
   师总结:这一群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被残酷的生活剥夺了尊严、善良以及一切美好的情感,谁能说这不是小人物的心酸和悲哀?
   在一部分学生的热烈发言中,在另一部分学生的凝神静听中,学生们都有了新的思考,“走进人物的内心”的目标在学生的思考体验中顺利完成。这不能不归功于教师的多重思考。
   除了转换角度进行教学外,对一篇课文,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如我校承办全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时,由我校老师执教公开课《散步》,语文组尝试对这一课进行多角度解读。成果如下:
  (一)板书设计一
   劝母亲散步
   陪母亲散步 反哺之情
   背母亲散步
  (二)板书设计二
   母亲熬过严冬――生命如春
   顺从母亲选择――温情如春
   背着母亲赏景――和睦如春
  (三)板书设计三
   劝母散步――敬亲
   顺母屈儿――顺亲
   背母看景――爱亲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教材的解读,我们只有立足于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情,多思考哪些问题是学生愿意体验的,哪些角度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哪些思考能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多角度思考,会使课堂游刃有余,纵横捭阖,从而营造出充满师生个性的课堂。
   四、追求完美,个性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笔者认为,要想成长为有智慧有个性的教师,善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就会成为我们口中的教书匠,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反思。每节课后,常常问问自己:这堂课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不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在不断的思考中,对文本的解读就会不断进步,课堂教学的个性也就会更明显地凸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铺天盖地的教案集和教辅之中,我们语文教学亟待跳出“同构”、“传声筒”的樊篱,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还自己一片个性的净土,还课堂一方个性的空间,还教学一种创意的艺术。在博览的基础上,我们语文教师善假于“教辅书”,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坚持不懈的反思,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个性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著《二十世纪文学三人谈》(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陈瘦竹戏剧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兴梅《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个性》(2008.10)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第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31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