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奥尔夫教学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奥尔夫教学思想,是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当今著名且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思想之一,其创始人奥尔夫先生,博取世界各国音乐教学之长,并最终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尽管音乐教育领域出现万千新思想、新方法,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并未因此黯然失色,反而愈加显示出期虽大的生命力。
  奥尔夫教学思想的主旨,就是在音乐艺术中,不断启发和提升人的本能表现力。也就是说,奥尔夫教学思想并未将结果作为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它注重的是每名学生的参与过程,即注重音乐的原本性,它通过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激发和体验,来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奥尔夫教学思想理念下的音乐教育,也许不能很快就教会学生歌唱和奏乐,而是先教他们如何欣赏音乐并逐步喜爱音乐,进而通过音乐实践,使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奥尔夫教学思想,并未局限于对音乐这一学科的学习,而是将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可以说,奥尔夫教学思想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空间感、结构感、美感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是一般的智力因素主导类的学科所不易替代的,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恰恰特别擅长并非常胜任。
  在奥尔夫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为了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我们可以将音乐分解,把节奏作为最基本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与音乐进行融和与沟通,再以游戏的方式将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使音乐教学诉诸感性与愉悦性,用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学习音乐,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求音乐的奥秘,使素质教育真正落于实处。
  一、以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音乐意义,从节奏人手,可以通向音乐、舞蹈和语言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它载体的作用。
  “节奏先导”不是一条原则或一个公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当代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已经越来越发挥出它固有的优势,因为,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可以直接沟通学生的心理节律,此外,节奏与音乐相比更单纯,直感更强,它不需任何器具,易于着手,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感知。通过节奏训练,使学生在其后的音乐活动中,能够更易于对音乐知识、技巧、旋律等各方面的学习与掌握。
  以节奏为先导。具体在音乐教育中,就是以节奏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例如,先进行朗读与拍手同节奏的训练,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训练,最后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训练。通过节奏训练,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再配合打击乐器的使用,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也为后续的音乐教学作出节奏方面的引导。
  二、以游戏为载体
  奥尔夫教学思想,提倡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将育人放在首位。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最好带有一定的游戏性。根据奥尔夫教学思想,再结合现在的音乐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推行奥尔夫教学思想体系中与培养音乐素质相关的游戏,使音乐教学不仅仅是针对音乐这一学科,更不仅仅是为了开发智力,而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以及反应力、注意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如果’能够用奥尔夫教学思想中的游戏内容进行现实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对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进行激发,进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以器乐教学为重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器乐活动,是奥尔夫教学思想显著区别于其它教学思想的特点。奥尔夫教学思想中的器乐教学,是从最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并逐步延伸,先到与人体较为接近的器乐,再到技术性更强的器乐教学。这样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学习,使学生首先接触最易被感受和领会的形式,从思想上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另外。奥尔夫器乐教学中,提倡对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学习,直到完全熟练地掌握音乐技巧后再进行下一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各种器乐教学活动。
  四、以创造力培养为目标
  音乐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思想中重点培养的音乐能力之一。奥尔夫所提倡的音乐创造力不仅是一般教学形式下的情感创造,它主要是通过音乐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基本结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奥尔夫教学思想下的音乐创作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并首先提出若干限制和要求,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要鼓励个性化和多样化,注意培养和启动学生的“逆向”和“多向发散性”思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6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