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校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逐步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常识、营养知识,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终身体育习惯是终身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自动化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衔接与转折的特点,对未来能否成为一个终身体育锻炼者影响很大。通过分析终身体育结构和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基本过程,进一步探讨在当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如何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作用,才能更好地使学校体育切实有效地为终身体育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深入研究学校体育改革的定向问题,处理好与终身体育发展关系,推动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实现。
  关键词: 高校体育;终身体育;影响
  
  进入21世纪,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体系国家开展了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从体育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到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乃至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教材资源的利用开发,都进行前所未有的革新,通过规范有效的体育教育增加体育锻炼兴趣,储备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增强终身体育信念,实现终身体育理想。
  一、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习惯是某种自动化动作的心理倾向,而终身体育习惯是终身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自动化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若是缺少,就会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习惯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习惯一旦形成,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但就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它与运动技能、生理与心理收效、体育态度、体育锻炼信念紧密相关,自动化的运动技能是习惯形成的基础。
  任何技能都是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有效地练习获得的,运动技能也不例外 但在体育学习初始,学生首先通过学习运动技术来获得的,而运动技术则是合理有效完成身体练习的方法,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所获得的符合科学原理的基本动作,当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并能在实践中熟练利用时,便演化为运动技能。正如日本体育心理学家松田岩男所述:运动技能多带有客观性质,但它被个人熟悉,被“内部化”被掌握后就可称为“运动技能”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使学生在反复强化练习中,经过粗略、巩固、运动自如三个学习阶段,使运动技术提升为运动技能 强烈的体育兴趣是习惯形成的动力。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有着一定的联系,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集中精力去探究、去学习 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现在精神和文化方面,另外兴趣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与当前事物本身相联系,间接兴趣与该事物的未来结果发生联系,不论直接或间接兴趣对人的活动有着直接作用:
  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如一个人从小就对乒乓球有独特爱好,他就会用相当多的精力倾注乒乓球,那么,将来这项运动可能伴随他一生,甚至走上专业道路。
  2、对正在进行的现实活动有推动作用,正如当学生学习足球技术时,教师出色的示范,生动讲解和联想,加上恰当的诱导练习、启发练习,很可能会使很少接触足球的学生对足球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该项技术时爱上这项运动,使这种学习行为转变为生活中的一项中心内容,直至形成习惯。
  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具有促进作用 如果一个只是在已经习惯的、狭小的活动范围内寻找新的活动方式,那是很难成功的相反,兴趣比较广泛,眼界宽阔,很可能从多方面得到启发,有助于创造性态度发展,例如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一项新技术时,就会因已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发生正迁移,很快学会新动作 从这一点上说,体育习惯的形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至关重要,它是一种使体育习惯形成的驱动力 信念是体育习惯形成的根本。
  体育态度是人类个体对体育实践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它调节着人们参与体育项目的行为反应,影响体育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也就是说当学生已掌握一项技能时,他的学习态度是能否使这项技能在今后锻炼中持久的一种心理保证,当学生对已掌握的技能心理评价高,甚至达到自我欣赏的境地时,便会持久地运用或继续提高这项技能,但是仅有端正体育态度是仅仅不够的,当体育信念形成时,体育习惯便真正形成,因为信念是体育态度发展的高级阶段,信念是个体对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深刻而稳固的信念一旦形成,即表现为人的立场,支配着人的行动信念,通常是和人的意志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的 当学生经过体育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后,便会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并把这种习惯溶入生活方式之中,这种身心收获伴着良好的情感体验,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对体育活动的依赖性和信仰,即体育锻炼信念 有了这个信念,即使在外界环境不具备条件下,也可运用意志力主动地创造条件,达到体育锻炼的需求和目的。
  所以说,体育锻炼信念是锻炼习惯维系的纽带,具有这种信念的人,体育锻炼已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缺少它,整个生活方式就会出现不协调。
  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健康的体育观念、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塑造良好的人生价值追求;提高人们设计生活的能力,培养人们持续参加教育的认识;塑造接受环境变化的心态,积极适应新观念的出现,培养不断修正自身的体育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中间环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受过十余年体育教育大学生,以往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主要教授给他们的是各种体育技能以及训练项目。当前的高校教育仍旧是重复以往基本的身体素技能方面的培养,再加上此时的大学生俨然在心理和认知方面已经趋于成熟,拥有自身的鉴别能力,自然的,略显重复而单调的高校体育教育很难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调动其运动的积极性更是难上加难。部分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体育锻炼,自我体育锻炼能力较差,更是缺乏主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走上社会之后,随着工作、生活的忙碌,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就逐渐模糊,体育也就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淡出了生活。
  二、高校体育改革与终身体育教育观念互动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往的高校体育教育有自身的一套达标标准和达标体育项目,要求学生只有达到某个标准时才算及格。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处于被动局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及格标准乃至毕业资格的驱动下被迫接受体育教育的,缺少自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旦目标实现锻炼随即终止,这就不难理解很多人在离开高校之后与体育绝缘现象的存在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终身体育教育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摒弃以往体育教学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这样以来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运动的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使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逐渐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2、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当前存在的现状是很多学生在接受完高等体育教育之后并没有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未能实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目标,反而成了学生体育历程的终结,这可以算的上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失败。人首先必须活着,而且是健康快乐的活着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科学的从事健身锻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之余,仍然能够对体育锻炼抱有一定的兴趣,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强健身体,对学生一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便与体育绝缘的现象发生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健身能力范围较广,总体上说,它是指从事体育运动的本领,即获得和运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有效完成体育运动的能力。高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终身体育教育可以称之为“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高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学校高校修正以往的体育教育观念,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意识到终
  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终身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在高校可以接受到较为全面的体育文化教育和科学健身的指导知识,最终形成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健身能力。
  总之,终身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之间是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终身体育教育作为当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以终身体育教育为基准;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担负着培养全社会终身体育意识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光炎 转变体育意识―体育终身化的关键[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8.
  [2]邵伟德 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子朴 构建我国终身体育体制的基本模式初探[J] 体育文化导刊 2005.4.
  [4]张薇,张鸽 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J] 甘肃科技纵横 200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6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