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为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流行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综述及评价,在分析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建构主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英语教学
  当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高职教育也发生着重大变革,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培养的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型”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型”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的分支之一。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出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它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Piaget Sch001)或“日内瓦派”(Geneva Sch001),是认知发展领域中的学派。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建构主义不仅是哲学观念,而且是教学理念。它对于揭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阐明学习发生的原因,了解意义建构的方式,以及明确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作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不断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中。学习者根据自已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英语教学中的贯穿与运用
  与传统教学观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观念上,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主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不忽视和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目标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发挥潜力,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树立信心,最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式上,重视教学设计和教学的情境建构,借助多媒体或分组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指导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达到自我提高的学习目的,同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的意义,能够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实现不断的自我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以及学习观符合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因此,将它贯穿于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为此,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应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学生建构能灵活迁移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通过电影、录音、录像、节目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幻灯、图片、简笔画等方式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他们的长期记忆,调动他们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并能将所学知识再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
  2、对话交流。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应放权给教学小组。教学小组的成员必须通过对话协商形成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思路。此外,协作共享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了,他们的思维成果能够被整个教学小组所共享。有效地安排组织协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它也是对话交流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采取多种不同的协作方式,要求他们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先让整个班级进行沟通交流,再依据话题或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者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学习交流。在建构社会知识、把个体意义转变到集体意义并对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时,协作小组学习就显得尤为
  重要。通过协作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协商,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
  3、激发兴趣。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受其背景影响,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背景或原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习者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如果教师提供的知识仅仅是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它们就不可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变化。一般来说,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习者提出的要求与学习者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促进了学习者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因此,只有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为之付出必要的努力,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为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而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建构主义”教学观,虽然没有提供某一种权威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却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行为,尤其是它对学习者和学习活动过程的关注,强调“学习的过程意识”和“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评价学义的主动建构者”的理念无疑是当今教育科学的制高点。这正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建构主义教育哲学观备受多方青睐的关键所在。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8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