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明确的前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广泛而充分地借鉴国际经验。在这方面,沈阳师范大学的徐涵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于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著作有《Berufliche Grundbildung im Spannungsverhaeltnis von Wissenschafts und Arbeitsorientierung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和《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等15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一项就获得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在《中国教育报》《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of As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在职业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徐涵,女,1964年6月生。1986-1989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8-2003年就读于德国不来梅大学职业教育学专业,师从国际著名学者Felix Rauner教授,获德国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辽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首批兼职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特聘客座教授等职。她也是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的“百人层次”入选者、全国首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得主。
  
  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位,决定着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目前正是对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时,必须首先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
  一、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为主还是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为主
  是初中后还是高中后职业教育分流,决定着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从世界发达国家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看,一个国家采取初中后还是高中后发展职业教育,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历史传统密切相关。德国是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国家,这是由德国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方面,德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要想在世界经济之林立足,必须走技术立国之路,用高质量的技术产品占领世界市场,因此德国整个社会崇尚技术、重视技术,并不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的教育,人们选择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兴趣与能力来决定的;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德国企业具有培养自己后备力量的传统,“双元制”就是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因此德国采取了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战略,这就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是以“双元制”为主体,多样化中等职业教育并存为其基本特征。而美国是以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国家,这是由美国政治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美国的产业结构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为主,政治上强调民主、自由、平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实行单轨制的教育体系,主张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不主张建立与普通教育相分离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综合高中的职业科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社区学院提供的各类职业课程来实施,这就决定了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是以与普通教育相融合为其基本特征的。
  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为主还是以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为主,这是由一个国家的国情来决定的。我国发展职业教育采取的是初中后、高中后二次分流的策略,从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来看,都已经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就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原来的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转变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格局。这种格局的转变,要求我们在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同,设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也不一样。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升学为导向,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是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看,均有可资借鉴的模式。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层次最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它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明确以升学为导向的,8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科技学院或科技大学,所以台湾地区设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直接衔接,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双元制”为主体的,其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企业界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因此,绝大多数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职场,但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没有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是在制度设计上,采取间接衔接的方式,为部分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提供继续升入高等学校的通道。具体措施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专业高中学习两年,获得进入应用科技大学的资格,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决定着所设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也不一样。
  三、为什么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在我国,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从职业教育理论界到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对建立从中级到高级(包括专科层次、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层次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达成了共识。但至于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体系,更多的是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的,而如果单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有可能导致建立起来的体系是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能有悖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即技术技能职业性。[1]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驱动力源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都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类型诉求的结果,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为立足点,也就是说,职业教育高移延伸到哪一层次,不应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离开这一点,建立所谓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只能给教育自身、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因此,我们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明确两个要点:一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只是其附属功能;二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领域都需要办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制度设计时,需要科学论证、谨慎对待,否则会导致各个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不清、职业面向模糊。
  
  注释:
  [1]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6-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8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