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教班主任对网络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进 王茹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初、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上压力小,有时间、有条件去上网。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把职业校学生更好的教育成材,我做为曾经的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认为堵不及疏,引导是关键,就此想与大家进行更多的探讨交流。
  【关键词】职教 班主任 网络 德育教育
  一、打开空间,释放心灵
  利用博客、空间把班级的凝聚力建立起来。现在网络发展迅速,每天都有新技术在应用,每天都有新闻在发生。物质社会的极大丰富,我们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基本每个学生都有QQ,有的学生还开通了QQ空间或是其它网站的博客。针对这种即成事实的情况,我因势力导,建立起班级的博客空间,指定四个主要班干部轮流做博主,再把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人带领一组,每组轮值主持一周发博,其它三组各自准备素材,从文字到图片再到版面设计,厚积而薄发。要求人人参与,各尽所长。言论上除了不能违反法律外,其它一切可以自由。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网络空间,让学生们有一个释放的空间,这些学生正值叛逆期,不爱和家长沟通,所以让他们把心中平时不爱和家长说的话说出来,把心理上的一些不良想法,摆到明处,释放出来,使他们内心的阴暗面暴露在阳光下,通过网络,通过争论,把阴暗转成阳光。如果有好人好事,就多加赞扬,使学生们能认识到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与班干部交流中,要求他们把握大方向,做到主题要积极向上,从而根本上控制博客的舆论导向。而做为班主任的我只是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因势力导。
  二、网事悠悠,德育悠悠
  随着网络的发达,新闻传播越来越迅捷,媒体力量越来越强大,网络草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的响起,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从小事抓起,从典型抓起。网络曝光的药加鑫、李刚以及救助老人反招官司等案例,这些案例我们不能只简单看到人的卑劣性,我们要把这些事当成教材,反面的教材,正确的去认识引导,以及从中挖掘出我们仍有向善的一面。如果网络中有了这类典型事件的发生,我就及时召集班干部,小范围讨论定好基调,然后再让班干部找好相关网络材料,正方反方的都要准备好,再由班干部协助召开班会课进行大讨论,有时是把学生按辩论的形式来分成正方、反方,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一方,由我和一些班干部来做评委,由此来进行大讨论,发扬百家争鸣的作风,自由探讨自由争论,争论完毕与我来做总结性评判,如果仍有较大分岐,可以发布到网上班级空间再进行辨论和征求意见。
  通过网络事件,充分发掘德育教育契机,让德育在无形中渗透,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性、认清自我。从而能更好的去做自己。
  三、警钟常鸣,忧患常存
  近年来,我们常听到见到各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为各种原因,我们这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有着较多的自由时间,其实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一个优势所在。我因此发现这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把学生们从小欠缺的安全性教育补上。为此,我发动学生们,在网上找到各类灾难的报道和图片,以及每种灾难的自救及救人方法,做成PPT,进行详细讲解。如果有条件还会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做讲座,客观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小演习,由同学们轮番演救助者或被救者,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们融入氛围中。警钟常鸣的不光是自然类灾难,还包括着人为的,为此我也发动学生进行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遇到危及自身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时该如何处理。通过一系列的灾难和事故教育,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自保,以及正确的救助他人的办法,学生们在学习危难事故处理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团队合作,这些都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四、育美于心,大爱无形
  现在各种名目的节日很多,而职业类学校学生上机时间也多,学生们大多猎奇好玩,也喜欢做些小玩意,正因此我抓住学生爱美好玩之心,刚好他们开设的微机课程里有《photoshop》、《flash》等实用课程,我也趁热打铁,给学生出题目,在相应的节日里,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或是亲人、朋友亲手做一份电子贺卡,表达一份亲情、友情。做贺卡时,告诉学生们色彩该如何搭配,平面该如何构成,主题该如何体现,通过形式上美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崇尚美、实践美,使学生把内心的感情融入到贺卡中,成为一个有着美好人格的人。 网络的利用,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兴趣和可塑性,由各种小爱的具现,转化成他们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建立建全他们的人格,从而把这些小爱从而转化成大爱,让学生懂得美不光是外表,更在于内心。
  教育没有捷径,每个学生都是有希望的,是爱让学生心中坚冰融化,让生活充满希望。职教生更希望得到爱和关心,平等给学生以爱心,才能爱满天下。学生的成长要我们呵护,也需要我们留空间让他们自我发展,愿职教班主任早日成为导向型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潘世贵.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0(56).
  (作者单位:通化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编辑/张华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3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