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蓉

  一、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
  体育运动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行为活动相比,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因此人们平时的心理状态可能不足以满足进行体育运动时的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逐步地得到提高。
  (三)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具有竞技性的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潜能、特长,甚至是人格魅力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在不断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四)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自己同伴之间动作上的配合完成一些沟通,随着与其他人配合的程度越来越默契,学生之间会在情感上不断拉近距离,从而相互之间越来越信任。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挥下培养团队意识,把自身融入到集体当中,在比赛的过程中还必须时刻保持对观众的尊重,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团体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五)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舒缓身体,而且有助于人们放松紧张的神经,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情感上的内容往往都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成功或失败,无论喜悦或悲伤,都会深深地印在参与者心中。这种情感经历,能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及调节情绪状态。
  (六)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
  体育锻炼一般都是比较艰苦的,而且竞技性较强,往往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困难障碍,通过让学生体验挫折,可以很好地磨练意志,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及挫折时,学生可以冷静地去面对,并以有效的手段去克服难关,不断超越、战胜自我,从而练就坚强的意志品质,并不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一直以来,学校对于体育理论教育课都不太重视,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通过体育理论教育可以普及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理论教育课上,将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讲解给学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改正,并且可以多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打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老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以及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性格较为孤僻、不太合群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配合性较强的运动,帮助其克服孤僻的心理障碍,例如集体接力比赛等;对于优柔寡断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参加一些速度型的运动,以提高他们快速决断的能力,例如乒乓球比赛等;对于羞涩、胆小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一些进行自我展示的运动,帮助他们克服胆小的心理,例如武术、体操等;对于容易暴躁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一些比较柔和的运动,帮助他们提高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象棋、太极等。
  (三)多样性与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性
  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多融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设置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体育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也可让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课便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主动选择体育项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不断增强自信心。例如,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大型体育比赛,利用多媒体增加体育欣赏教学环节,定期开展游戏竞赛等体育活动,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智力、体力、思想和意志。在体育课上,教师可让那些专项技能好的同学做示范,通过带领同学练习获得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培养技能的同时,增强自信,进而积极主动地挑战新的高度,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机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4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