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在教育中要掌握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个“度”,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师生感情,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过程中展示出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完善自我,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会正确的应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更加努力来帮助学生学习。以下是本人对师生之间如何正确交往的分析:
  一、当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交往现状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因此,我国新课标实施以来,师生交往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广大教师把师生交往作为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标教学标准,积极探索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策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但是,师生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特定模式的影响,继承着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明显特征,这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师生情感关系的距离性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使双方互相理解,产生共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现在的教育中师生间缺少这种情感的交流,反而只是淡漠的你教我学的一种关系,然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很多,本人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师生都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事情从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这样很不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也就接收不到学生的情况,这样就使师生间的隔阂增大了,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上的人际关系了。
  (二)师生教育关系的单向性
  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关系,是师生间互相交流产生的。在这交流过程中,师生间相互启发,来很好地完成教育目标。但这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只负责文化的传递工作,却忽略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在这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单方面地接受教育,这就出现学生接收教育的单向性。然而现代教育也是这样的,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依照教育目标来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失去原有的丰富想象力、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就形成了现在学生的一种固定思维,没有任何创新力。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讨论不懂的问题,只是自己从中来学习,把不懂的知识放在一旁,不去钻研它们,慢慢对学习失去了激情。这应该就是单向性的表现方式吧。
  (三)师生人际关系的疏远性
  现在的社会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演员,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你是教师,他是学生,没人能改变这样的安排。作为一名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因为怕答错题目被老师指责。带着这样的心理去学习,结果很多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会不愿向老师提出来,宁愿自己选择放弃。而老师没有收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就会把这一题结束掉,也不会再问是否还有学生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教师不去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不愿表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双方缺少交流、沟通。然而如果不去进一步的关注的话,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少,两者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了。就像这里所说的师生间的疏远性,应该就是如此吧。
  二、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就如韩愈的《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这恰好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培养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这样的人际关系影响到了现代的教育,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对教育的发展也是有重要的作用的。教师的责任是教授学生如何学习。本人认为这个如何学习也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这种方法去自主的学习、钻研。所以说不能缺少教师的提点的。教师除了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交往的一个生活圈。当然,在生活中免不了会有一些摩擦。如同学间会因为兴趣爱好不一样而闹分歧,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身上,从而就产生矛盾。这些教师都要有所了解的,要深入学生的心理去摸索学生各个年龄段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话,处理起学生间的矛盾就会容易些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减少对老师以往的一种戒备心理,打开自己的心胸和老师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师生关系就相当的好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对老师充满崇拜,激发起学习的上进心,完成好自己的学业。这样,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希望看到的。因此师生间的交往很重要。
  三、现代教育中师生交往的特点
  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就是这种自身的独特性,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间以教师为指导进行交往
  在交往的活动中,教师要领导学生,教他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在交往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也是领导者,要主动地带动学生进行活动,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提高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教学水平,还要懂得爱护学生,培养社会上需要人才。同时,学生也要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尊重老师。学生和教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双方互相努力,那么就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驾驭课堂,驾驭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两者间,最主要的是教师。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言行合一,具有良好的师德品质。其次要尊重学生,要用民主,公平,平等的原则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想法建议,做好在师生交往活动中的主导的角色扮演,学生则是辅助的作用,不可缺少,这种交往有利有弊,教师要张弛有度,把握好师生间的关系。
  (二)师生间以多向交往为主的交往
  传统教学中,师生交往多以单向交往为主。何谓单向交往?本人是这样认为的:在教学生活中保持着不变的教授者和接受者两者的位置,不做改变。这也许就是单向交往。教师以为教授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学生接收到这样的知识,不做改变,原模原样的按部就班地接受并学会应用。在别人的眼中觉得学生学会了就好,何必去关注接受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他们注意到的也就只有结果而已。但是其实重要的是过程,学生是如何学会的,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的,这些更要关注。
  学生为了学习,就会配合老师的工作,一切听从老师安排,老师做的事就一定是正确的,大家都是这样认同的吗?难道老师就没有不对的地方了吗?抱着这样的疑问再去看师生间的关系时就会发现,师生相互间地进行了解,让学生去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敢于去指出教师错在哪,来告诉自己我不该像老师一样做错,有知错就改的观念。师生间允许有不同观点存在,这样才会有相互之间的交流,彼此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双方双向的交往,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能更好地去发现教书的乐趣,双方都乐在其中。
  (三)师生间以全程参与为主的交往
  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双方明确好学习的目的,自主的进行学习,明确重点。在这过程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两者相互的配合好,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四、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策略
  根据师生交往的特点,师生交往的对策应以转变交往观念、把握沟通的技巧为重点。因为在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改善也应该以教师为重点。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6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