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几个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甫阳

  摘要:针对我国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探讨一种更能适应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根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念、建构原则提出了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①创设情景、呈现问题,创设情境是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关键,情境的创设要遵循诱发性、适度性、联系生活实际、思维多样化;②分析、解决问题,根据高一生物教学实际,大体上可以将生物问题分为了解基本事实、理解概念及运用概念、揭示原理或规律等几种类型,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③反思、应用问题,解决了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问题”只有在反思、应用中才会被“激活"和深化,学生在反思应用问题中也会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
  
  一、该模式的特点
  该教学模式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历程:即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问题解决的连续思维序列实现个体的认知发展。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共同合作和个体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信息时代学会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能力。
  二、该模式实施的一般流程
  该模式的一般流程是:
  创设情境,恰当设问――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分层指导、适当调控――交流互动、思维碰撞――总结反思、能力提高
  以上五环节可以构成一堂课的完整教学,也可以在一堂课的教学只实施该模式的一个或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恰当设问: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又是激发学生内在机制运转、促进学生识别问题关键和明确探究学习目标的过程。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2.分析问题、合作探究: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小组内分工对问题进行完整解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和分享;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3.分层指导、适当调控:此过程是教师在学生分组探究的同时,深入各小组内部,及时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保障整个探究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4.交流互动、思维碰撞: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间交流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各小组通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与解答,发生思维上的碰撞,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揭示生物的内在规律;此过程既是学生思维突破的关键过程,也是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实现意义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科学概念体系的深刻理解,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5.总结反思、能力提高:对探究学习的反思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具体方法的适用性,通过对一种方法在一种情境的不适用的仔细考虑,可以使学生在其他情境中更好地迁移和利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实施该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氛围
  基于问题式教学如要行之有效地贯彻于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专制、独裁的角色为民主、开放的角色。实现师生人格尊严、学术交流上的平等,打破学生盲目崇拜教师的“从师”心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善于思考,共同构建教学共同体,教师只是其中一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
  2、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这里的简单化和复杂化指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限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处的水平,为防止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因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许多技巧的活动时需要得到支持,比如:分析为了理解所要陈述的问题和论点而设计情境;搜集信息;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产生评价方案的标准等等。”故不论问题由谁提出,对问题的广度、深度、难度,教师一定要有适当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控制问题使其保持“形散而神不散”:有“中心问题”和“子问题”,整个所有问题需要有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系统”;使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教师的鼓励与期望必然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打破对学生的成见,视学生为主动、有思想的人。相信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性,并适当地暗示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之情,不为他们的困惑所动怒,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把自己所能知道的东西全都给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尊重知识;在于当学生愿意学习时教会他正确的求知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改进方法。”2教师期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状况或变化有着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和最终的整体教学效果。“具体看来,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过程大致包括教师形成期望、教师传递期望、学生内化期望以及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等四个基本环节。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最终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状结构,从而不断地对学生造成影响。”
  4、问题的设置要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开放性
  只有从鲜活的生活实际中提取出来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起共鸣。问题无处不在,变化无处不在,化学变化无处不在。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我们的问题设置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体现其开放性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5、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反馈性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般都要首先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理论、实践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方面因素,然后综合考虑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的合理设置――即课前问题的预设性。这当然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一些问题情境预设所必备的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因为学生的学习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的主观内化,他们学习的问题情境也毕竟是一种模拟的、预设的,经过比较、选择和优化的人工情境,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失真性和不可预料的情形。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进行着思维的“同化”,而有的是思维上的“顺应”。这必然会引起课堂上对预设问题的不同反应,而导致新的问题的生成,并且有可能一些问题解决不了。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性和问题的生成性。课后还需要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和遗留问题进行跟踪,及时地形成反馈,以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
  教学过程中包含有诸多矛盾,但其中教与学是基本矛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学相长”这一道理。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学生在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往往会由问题派生出问题,将问题细微化,甚至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意料,从而会使教师不断地反思,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6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