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常态课如何常态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平保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常态课呢?笔者以为,提高体育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一个都不能少。而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认识常态化
   “常态课”顾名思义是常规状态下、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课不是常态课;过分强调娱乐、休闲功能,以简单的游戏为主,游戏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游戏里没有什么技术成分的课不是常态课;轻视对学生的管理,忽视教学组织的严密性,导致学生懒散,课堂组织松散的课不是常态课;一味满足学生需求,只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学内容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的课不是常态课。笔者以为,体育常态课应当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有组织有纪律的“正常”的课,应当是有具体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方法的“实实在在”的课。因此,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课程教学计划,保证每一堂课都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经常增强认识,提升课堂的“口味”。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体育课是可有可无、是学习的“调味品”、是让自己尽情自由活动等等认识的误区,而且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管理常态化
   体育常态课中,常常因为学生的拖沓使课堂不能流畅;因为学生的惰性不能很好地互动;因为一部分人的游离影响课堂氛围。因此,要使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体育教师必须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管理仅凭简单的讲道理是不够的,一定的纪律约束和一些规则意识的养成能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行为,能让他们明白课堂内哪些是应该遵守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使学生能很快地融入课堂。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 “规则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各项制度或章程,使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由于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小组活动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活动不能有序进行。笔者常组织学生玩些无规则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无规则”是怎样“不成方圆”的。然后再让学生逐步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来完善游戏,再体验有规则的和谐与乐趣。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能自觉地融入课堂活动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处理细节常态化
   在体育常态课中,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甚至做与学练内容无关的事情等问题,并不是用纪律和规则就能够完全约束得了的事情,这需要教师通过对课堂上的情况反馈,针对性地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巧妙处理,及时将他们唤回到课堂上来。
  1.友情互助经常化
   在老师讲解示范或者在学生演示环节,常常有学生不认真听讲、私自讲话、甚至躲在后面搞打或做自己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是在讲解演示完毕后,请学生复述并演示,如果因为不会或害羞不好意思,我会让他(她)邀请一个要好的朋友来共同完成,这样既给了他们一个台阶又巧妙地给予了警示,时间一长,大家都能认真观察并听讲了,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这种始终游离于课堂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不仅会影响组织教学,而且会“带坏”其它同学,使教学质量大大降低。我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采用了“迂回战术”,从他们的好朋友中找突破口。我先在优生中找出问题生的好朋友,然后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与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将自己的朋友“吸”进自己的练习小组,并与他们一起完成学练内容。几次课下来,这些“游离”的学生也渐渐地被“吸”进了课堂活动中了。
  2.感情交流经常化
   对于这些“游离”的学生,还可从他们自身找突破口。通过观察,去发现他们喜欢的运动或练习,然后再一步步“走近”他们,逐步化解他们游离的心态,使他们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如有一个学生喜欢做俯卧撑,课堂上除了有俯卧撑环节,其它活动很少参与,于是我在课上有意经常安排俯卧撑练习,并与大家交流出俯卧撑的多种做法,然后布置大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我在课后也积极准备着。在一个“偶然”的时机,我和他进行了一场PK,并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通过以后的几次交谈,这位同学不仅改变了原来的游离状态,课上练习变得积极起来,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四、合理评价常态化
  1.明确目标经常化
   对于学生而言,在每一节常态课堂上,知识技能学习的评价要是可见的、可操作的,否则,学生的练习将会无序。因此,我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会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学练,使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地根据目标合理进行自评与互评。除此之外,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我都会告诉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会达成怎样的一个目标,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会更积极、主动,目的性更强。
  2.听课评课经常化
   对于教师而言,上好每一堂常态课,除了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要有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安排一项观摩常态课的环节,听课老师根据上课老师提供的教案,结合课上师生在各环节的表现,“挑刺性”地进行评价,如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甚至对个别学生的特殊表现,教师的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等等进行评价讨论。这样,经过长期的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大大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每个人在自己的每一节常态课中,能更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了体育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另外也可定期与学生交流上课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近期体育课的优劣。一来便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二来也利于教师考虑学生的需要进行一些教学上的改变。
  3.过程评价经常化
   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2009年10月下旬,南通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试行)》的通知”,就初中学生三学年体育考试项目、考试形式、分值分配等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改变了中考体育加试初三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法,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定了南通市体能技能测试方案,将初一、初二的体能技能测试按照一定的比值计入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中。这种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而且对保质保量上好体育常态课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要让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而要让每一个学生能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在课各个环节处理上达到“常态化”“经常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可有可无的细节。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2265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6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