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志霞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语文教学活动,它整合了语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实践性和主体性是它最大的特点。因此,把语文教材当成语文实践活动的题材,把语文课堂当成语文实践活动的舞台,就是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并坚持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可以按课文体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诗歌、散文类:配乐朗诵是这类课文比较适合的活动方法
   如《只有一个地球》《匆匆》等课文,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才能领悟出课文中的情感。传统的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干脆把课堂变成排练大厅,根据学生的意愿,现场指导编排各种形式的朗诵表演,有个人朗诵、男女合作朗诵、集体朗诵等,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伙伴获得体验,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怎能不兴趣高涨呢?
   二、故事类:讲故事、课本剧、评书是这类课文比较适合的活动方法
   《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因为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生对于课文主要内容还是比较容易读懂的,但是这类课文的思想性又很强,而思想往往就在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当中,学生不易体会得到,如果靠老师的分析讲解,学生不会感兴趣,那么,课本剧就是最佳的选择,学生要想演得形神兼备,就要反复咀嚼玩味,也许有商讨,也许有争论,也许会有短兵相接,也许会有面红耳赤,这就是我们新课程下的教学成果:有了思维的碰撞,才会产生火花。
   三、游记类:“我是小导游”是学习这类课文的好方法
   《索溪峪的“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但因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易被调动。因此,在课堂上,直接把学习课文变成学生导游的形式,新颖有趣,每个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新鲜事物的心情都是很强烈的。于是,为了当好这个小导游,学生在课前就要做好准备,如:查找景点资料、熟读课文、访问亲友、写导游词等,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主动的、探究的、创造性的,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四、口语交际:辩论赛、情景模拟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方式
   “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这个话题,采取以老师为中心的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能给学生创设出能充分地发表自己观点的情境。我们可以平时组织学生收看辩论会录像,让学生了解辩论会的模式、程序,让学生从辩论队员的发言当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课堂上我们采取辩论赛的方式,学生的兴致是高昂的,他们会充分做好准备,查找相关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写好辩论稿,甚至提前练习,把自己在辩论场上的声音、语速、表情、动作都策划好,这就是辩论赛的课堂之所以热烈、难忘的原因,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得到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形成,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第六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4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