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获得的信息,融合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情感,通过简练、生动、有趣的语言,准确地带有艺术性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乐意接受,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 交流 艺术 表扬 幽默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和学生交流时的语言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特别是教师的语言,教师一句安慰的话可以抚平学生心中的委屈,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能让不自信的学生找回自信,然而教师一句不恰当的话,则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反感甚至自暴自弃,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所以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用不同的形式与学生交流,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教育学生不能忠言逆耳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时我们教师的“忠言”却不被学生认可,甚至是引起学生的反感,根本起不到“利于行”的效果,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班上有位夏云同学,第一学期时上课积极,反应也挺快,可是课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作业做得也不认真,因此她的数学成绩也就很不稳定,时好时坏。但到了第二学期,这位女生在课上反应很慢,甚至经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检查作业还没做,于是把她叫到办公室,她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脑袋歪在一边,眼神无光,我问她:“昨天的作业怎么没做?”。她满不在乎地说道:“忘了”。想起她这一阶段的学习态度,课上心不在焉的样子,现在又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我有点生气了:“忘了,不可能,说吧为什么不做作业。”“没心情”,她竟然仍下这句话,还狠狠地瞪了我一下。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看来得好好教育一下她。首先批评了她不做作业,学习不是高兴才学,作业不是有心情才做的。接着还和她讲了好些道理,父母如何辛苦把她送到学校,为了父母也要认真学习;以后的就业压力很大,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连工作也找不到,如何养活自己……可是看她的表情根本没听进去。过后,这位学生的表现并无好转,反而对我有了抵触心理。
  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大胆表扬
  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有的学生成绩和能力都欠佳,往往是他受的批评多,表扬少,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成绩就日益差下去。有的学生成绩比较好,能力很强,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受的表扬多一些,他的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每个孩子不管他有多少毛病缺点,哪怕是再调皮,学习成绩再差,他身上总会有闪光的东西,有积极的因素和自身的长处。班级里的夏云同学,其实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可爱的学生。那是第一学期的事情,班上的另一同学陆好脚被铁钉刺到,得马上去医院打破伤风,热情的夏云马上说“老师,我陪你一起去吧,我们一起照顾陆好。”我看她面带微笑,一副特别热情的样子,就答应了。一路上她很关心受伤的同学“坚强点啊,不要紧的,打了针就好了。”这是她身上的闪光点、优点,我可以以此作为我们谈话的切入点。再次找她时对她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是一个很可爱也很热情的女孩子。”她当时就很惊讶地抬头看了我一眼,不知道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接着我开始和她一起回忆陪同学去医院的一幕幕,一边回忆一边我在不停地强调,你绝对是一位有爱心、热情的、可爱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子很讨人喜欢,当然更讨老师的喜欢了。她再一次看了我一眼,并且开始说话了:“老师,我没有你说的那样热情和有爱心。”我发现了,她还有点不好意思承认了。这时我顺水推舟,大大地肯定并表扬了一番:“你怎么不热情不可爱了,当时主动陪同学上医院,其他的同学都因为会影响上课不愿意去,当时只有你啊,是不是,你想想啊?还有,那次我们回学校打不到车,还是你求警察帮忙的呢,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过后的几天,她的表现有所改变,上课的眼神不再带有敌意了,也很少看到她无精打采的样子,最后的期中考试终于从原来的不及格考到了及格。所以适当的表扬和肯定会使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成功感,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增强自信心。
  三、顾全学生的面子,无声胜有声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有时我们会大声呵斥、疾言厉色,但结果不是收效甚微,就是适得其反,或者是口服心不服。某次课堂上,周英同学在玩手机,我没有当面指责她,而是不露声色地走到她面前,轻轻敲了一下桌子,她的脸马上红了,立刻端正了坐姿并投入到听课中,如果当众批评,不但会破坏教师精心营造的课堂气氛,还容易使周英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她一节课的心情及听课效果。批评是门综合艺术,批评的语言千姿百态,但有时无声的批评能顾全学生的面子,学生更容易接受,其效果比大声斥骂要好得多。
  四、拉近师生距离,适当幽默
  说话幽默的教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可或缺的润滑剂。通过下面一组语言比较,可以来感受一下幽默的力量。
  案例:数学课上,几个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教师甲走到这几个学生的面前叫醒他们,并警告说“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教师乙说:“夏天到了,蚊子嗡嗡乱飞挺让人讨厌的,现在我有件更头痛的事情就是虫子也变多了,这个瞌睡虫老是爬到我们班的几个学生身上。”
  两种语言传递给学生,收到的效果迥然不同。甲给出的信息易使学生陷入心理焦虑状态,他们会猜测老师的问话,还会自我保护地寻找理由借口。乙的说法很轻松地化解了风波。“瞌睡虫”打扰了我们的学生,“罪”在“瞌睡虫”,但实际在质问学生:怎么在课上睡觉?这种拐弯抹角的说法超出了学生的预料范围,突出了幽默氛围,睡觉的几个学生也偷偷笑了,课堂气氛反倒增添了活跃的因子。
  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根源是爱,是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和呵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只要用爱心构筑语言符号,并配以恰当的语言表现形式,很好地与学生交流,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海燕主编.《教育艺术》.北京景山教育印刷厂,2009年第10期(总第178期).
  [2]刘守旗主编.《班主任教育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0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