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图书馆校本课程资源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伍漳英

  摘 要:本文就中小学图书馆活动课程的模式及类型作了简要叙述,并结合实际对中小学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 活动课程 课程资源 现象与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中小学教育为适应时代的需求正进行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体系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共同构成的综合性、开放性的体系。实现图书馆的课程资源功能,是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此次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是摆在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尝试着把图书馆的教育从第二课堂转入第一课堂。在小学开设了阅读课,在中学开设了选修课。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文献、图书馆以及阅读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品质,树立图书馆意识;另一方面,使学校图书馆活动能顺应时代特点,满足新的教育要求,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主动性、开放性、课程性,并由此开辟出一条积极主动的、新颖的学校图书馆读者活动之路,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一、中小学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1.中小学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概念
  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是指满足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所需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它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内涵、知识修养、教育教学技术水平等;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心智水平等;学校图书馆的设施、设备、文献状况等;活动所需的课时量;校内的其他资源;校外的各种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及工厂、农村、部队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网络资源等等。
  2.中小学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按内容和形式来分,中小学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可分为课程活动资源、课外活动资源、专题教育活动资源。只有把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使课程活动更为生动有趣,产生更好的效果。
  按物质形态来分,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而图书馆内洋溢着的文化氛围、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的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学生的知识经验及个性特征、活动时间等都是肉眼看不见但能感觉得到的无形资源。当然,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往往是相互交融的。
  二、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短缺现象及强化对策
  1.学校行政决策支持资源的短缺现象及强化对策
  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长期以来,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对图书馆不予重视,学校图书馆一直处于“摆设”的地位。学校领导对开设图书馆活动课程更是意识淡薄,甚至对其必要性持怀疑态度。难怪乎图书馆专业人员会热情大减。开设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所以,中小学图书馆员应主动向学校领导宣传开设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的背景、目标、内容及意义,定出开设图书馆课程的方案,提交校领导研究,争取行政决策性资源的支撑。
  2.学校教师型馆员资源的短缺现象及强化对策
  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设计的新型活动课程,它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掌握新型教育理论和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具有良好素质复合型的馆员承担。目前学校图书馆这种现成的人才确实很少。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机关及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把图书馆员和教师一起纳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参加各种培训和考核,规定每学期图书馆员必须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掌握教学的技能技巧。让图书馆馆员迅速成长起来。
  3.学校馆藏资源的短缺现象及强化对策
  长期以来的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造成了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品种和数量的严重不足,有关认识和利用图书及图书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等方面的普通读物在图书馆少得可怜。我们在建立与校外图书馆的横向联系,整合校外资源方面也做了些尝试:一是主动出击,与本市的少儿图书馆建立协作关系,建立分馆达到资源共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二是把厦门市图书馆和厦门大学图书馆也纳入到我们的活动课程资源的体系之中,成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的基地。
  4.活动课时资源的短缺现象及强化对策
  时间是任何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性保障资源。没有时间作为前提和条件,一切活动将成为空中楼阁。在课时安排方面,我校领导很有前瞻性,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图书馆活动课程。在小学开设阅读课,中学开设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终身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图书馆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让学生接受了资讯素养的培训和图书馆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利用率。
  总之,图书馆活动课程的开展首先要取得校行政决策的支持,其次是要有排入课表的课时保证,再次要有教师型图书馆馆员,才能谈得上图书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这片图书馆课程资源的处女地才能开出多姿多彩的花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7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