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重水复“疑”有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金玲

  新课改以来,传统文化经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地方纷纷开展读古文诵经典的活动,以此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校本教材如雨后春笋。是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背诵、积累古诗文,可以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与深厚。“读经典学作文”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个高度为出发点,不仅关注到作品表面,而且把目光投入到更深远的作品的意蕴和写法,让我们的孩子在“知其意”的基础上“学其法”。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引导得当,古诗文可利用的空间是很大的,我们的孩子要学会的远不止是简单的几句诗文。下面我就《雨晴》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此次课题实验中的一点做法。
  
  一、设“疑”――激探究热情
  
  如果说“诗贵活句”,那么《雨晴》中最“活”的莫过于“却疑春色在邻家”了。一个“疑”字,奇峰突起,趣味盎然!犹如神来之笔,令人耳目一新。教学中,我抓住这一题眼,引导学生质疑。归纳他们的问题,一问为“诗中写的是谁‘疑”’:二问为“为什么会疑春色在邻家”,众说纷纭,虽说他们的回答缺少那么一层意境,但是“为学患无疑”,“有疑才有思”呀,这些可贵的问题正是他们思维的起点,适当的点拨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啊!于是我告诉他们,要想释得众疑,一探诗歌本身最为关键。看着跃跃欲试、兴致勃勃的孩子,我懂得了――有时候“疑”是学生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萌芽!
  
  二、解“疑”――释诗歌大意
  
  我们不赞成传统古诗教学中注入式、填鸭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但是不可否认――读懂诗歌大意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的基础。因为有了第一阶段的设疑,学生已经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中,所以此时教师必要的“启”与“发”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过“读经典学作文”中的很多诗篇在文字上比较通俗易懂,学生大多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就可以理解,因此这部分的教学我只是大体把握,主要是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的方式完成本阶段的学习。
  
  三、探“疑”――悟诗歌意境
  
  这部分的教学是关键。“悟”得好了,“悟”得巧了,诗歌意境也就明了,表达方法也就顺了。这里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
  1.整合多种资源
  加深学生感受。小学生阅历和经验是有限的,这就制约了他们对思想情感、意境的体验和感悟,也就影响了他们对诗歌改写、续写等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给出一定的诱导。《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古诗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古诗的教学中去,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而且将“古诗”与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让学生不再感到“古诗”的神秘和高不可攀,而是从心理上亲近古诗,爱上古诗。
  如《雨晴》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学生对诗歌表面所阐述的意思很快就能明白,但是“雨前”的“花间蕊”是如何惹人爱,雨后的“叶底花”又是怎样的一番残败,由于缺少相关体验,学生的大脑里尚不能形成如此表象,因此对诗人所显露出来的那种扫兴之情和惜春感喟无法理解,甚至有学生如此问我:“老师,我觉得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雨后的枝叶格外鲜绿,他应该是神清气爽才对啊,可是这里诗中注释为什么说是诗人伤春呢?”对此,我先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生气勃勃的诗句,学生有的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的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的说“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再让他们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春日鲜花盛开的景致以及见到如此美景的感受,目的之一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目的之二是将积累与表达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口语,为下文的写作打好铺垫。待学生形成了春花之美的表象,有了强烈的爱花之情时,我借助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大煞风景图片――花茎垂落,花儿凋零,一片残败。强烈的反差,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学生有的摇摇头说:“唉,好端端的花光春色,却被一场雨给破坏了,真乃苦雨!”还有的说:“我在书斋看书看烦了,本想一睹雨后春光,不想花落春残,让人好不扫兴也!”还长长叹了一口气。
  多重整合,深切体验,学生已经把自己深深地融入了诗歌所表达的情境中。
  2.利用诗歌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注重诗句的言外之意,这给我们留下了发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一个有益的契机,我们应当巧妙地挖掘诗歌的这一空白,适当引导,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以收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雨晴》的后两句峰回路转,写到了雨过天晴,蜂蝶齐飞,照应着前面的初开之花;但纷纷过墙。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为什么?这里我设计了几个问题:站在蜂蝶的角度想,为何而来?看到满园残春,会想什么?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到追春的蜂蝶来到自家小园时会想什么,看到它们匆匆飞往邻家时,又会想什么?在学生想象之后我让他们充分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引导,鼓励他们个性化的理解。各抒己见之后,“疑”之惑豁然开朗,“疑”之趣呼之欲出,“疑”之情一览无余。
  
  四、创“疑”――喜满园春色
  
  一位教育专家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研究表明,广泛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的新需要,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诗配画或画配诗实践和交流活动。《雨晴》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诗,我们可以以“画”为手段,给作品配上想象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让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读悟诗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之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或写写自己创作的思路,或写写这次活动给自己的启示……
  2.诗化文多元写作实践和交流活动。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雨晴》这首诗的形式、意境、构思等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将浓浓的诗情变为生动可感的篇章。这里撷取学生的两个片段:
  其一:“突然数十只蜂蝶飞了过来,翩翩于园中,却不肯停歇,他们是在找花儿吧?几番盘旋之后,他们竟然飞过院墙,到邻家去了。哦,他们也像我这般失望,这般懊丧不能饱餐春色呢。不对!瞧它们兴冲冲而去,难道邻家依旧是鲜花盛开、春意正浓?”
  其二:“一阵苦雨久困,好不容易盼来了天睛,追花去也!我和伙伴们兴冲冲地来到一个小园,眼前的一切让我们惊呆了:花坛里,只剩下几根折断了的枝干、几片垂落的叶子,花呢!怎么会花影全无?我们飞着、找着……可是除了残败的春色,只有园主人伫立叶间,他也一定很扫兴吧?咦!邻家的小园一定不会是这样的,也许那里还是花开正时、春色满园呢!对对对,快快快!伙伴们,去邻家饱览春色哆!”
  回顾整个《雨晴》一课的教学,可谓山重水复,但最终是峰回路转,柳绿花明。看着一个个火花在跳跃,看着一篇篇佳作在流动,我心中的喜悦无法形容。是的,古诗中有太多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思考,有太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古诗的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读”与“思”、“学”与“写”的结合,我们一定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34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