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班额环境下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富鹏

  我校是全区较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学生人数多,班额大,每班人数都超过了70人。学生的差异性非常明显,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此情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尝试:
  一、 实施分层教学尝试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由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组成的群体。九年义务教育规定: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初中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借口将学生分成快慢班。这样,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在同一班级内学习的学生差异更加悬殊,采取一贯实施的同步教学策略越来越不奏效了。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打击了中、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中间、带两头,两难兼顾;低起点、小坡度压抑了好学生的发展。无论哪一种做法,只能做到面向一部分学生,违反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分层式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尝试。
  首先,要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掌握隐性分层、不保底、不封顶的原则,并根据课改标准的一般要求和各层面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让全体学生能站起来摘到“桃子”或跳起来摸到“桃子”,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时分层设计问题,施行分层练习、分层指导。设置基础知识问题让较差的学生完成,对逻辑推理较强、综合型的题目让较好的学生完成。
  例如《整式的加减》这一节中,求多项式3x2-6x+5与多项式4x2+7x-6的和,讲完此例后可进行迁移,延伸。变式一:一个多项式与3x2-6x+5的和是4x2+7x-6,求这个多项式;变式二:已知:A=3x2-6x+5,B=4x2+7x-6,求3B-2A。
  把问题逐渐引向深入,使较差的学生只要会模仿例题,中等学生能完成变式一,好学生能完成变式二,这就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理解、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再次,课堂作业布置上打破“大一统”的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做到合理安排、难易结合,保证好的“吃饱”、差的“吃够”,充分发挥课堂作业的作用。
  除此之外,好的同学还可选择一些起点高,综合度大的题型进行练习。只有高起点的作业,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尖子学生;对于中下学生,要注意作业精选,题量适中,难度适当,做到作业不多、题型全面、注重基础,保证所学知识的落实。
  二、实施目标测试尝试
  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手段,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素质优劣的标准,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因此,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差生更是倍受压力。但是,没有测试,没有目标评价,教师与学生都无法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还影响了学生的上进心。测试的首要目的是监控学生的学习,及时检查学生的进步状况,掌握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时常进行小测验可以促进教学,有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测试可分成三种类型:小测、章节测、单元测。小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一般十分钟内可以完成,分成A组、B组。其中,A组题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B组题。
  章节测和单元测包含A、B两组试题。A组为必答题,B组为提高题。同时,在评价方面,灵活采取等级制和百分制,模糊分数,淡化分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通过实验,原来在标准划一的考试中只能考二三十分的同学都能取得60分以上的成绩,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更加投入、用功,形成了良性循环。
  自己所带班级,入学后第一次统考,全班的及格率为34.7%,到初二下学期末统考,及格率提高到70%,这虽然不是最好的成绩,但产生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在2003年、2006年的初中毕业会考中,自己所教班级的数学单科及格率分别高出全县11.09%和20.2%,均居全县第一。
  三、实施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尝试
  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和考试的结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收效较好。集体辅导,对中上的学生是比较有效的;个别辅导,对学习习惯较差、成绩低下的学生,是非常奏效的。尤其是对后一种学生来讲,他们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恐惧教师的批评,这就更需要对他们多加关怀、鼓励、耐心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因此具体辅导时我总是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常说“这道题是这样做的……”,而不说“你这道题做错了”。这样,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他们更乐意接受正确的信息,并加以消化,学习成绩逐渐上升,学习的自觉性渐渐形成了。
  总之,教学过程中,大班额数学教学的对策仅仅是一种尝试,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提高、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36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