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心向童年求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小宁 韩鹏

   一、回到童年:从心理分析到儿童教育探索
   心理分析最初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用来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新技术。心理分析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并指出潜意识是支配人的行为的隐秘力量。心理分析通过深入到人的潜意识,追踪影响人的行为的深层秘密。在这方面,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纪元。
   弗洛伊德在利用其精神分析法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又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可能起源于幼儿期,换句话说,精神或心理疾病,通常都与童年的独特创伤性经历有关。而这种创伤性经历通常又是由成人压抑儿童的自觉或非自觉活动造成的。
   此后,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治疗任何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要考虑一个人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而那些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疾病,通常说来是最严重也是最难以治愈的,因为某种成人生活的模式在他的童年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既然对于成年人来说,童年的经历对其生活有这么重大的影响,而且一旦这个影响种下了“祸根”,成年之后想将其拔除困难又非常之大,那么,事半功倍的事情就应该是从人的童年开始,就尽量避免遭受创伤性经历。这就要求人们特别关注幼儿的教育,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和老师,应该虚心学习如何真正地爱护孩子、真正地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正面的帮助作用而不是恰恰相反。
   二、“儿童是成人之父”:揭开成人对儿童压抑的真相
   孩子与父母,到底谁更爱谁?
   我们有个流传已久的世俗说法:孩子再怎么孝顺父母,也远远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是个非常中国特色的说法,它将孩子对父母的“爱”置换成“孝顺”这个词。我们知道,孝顺与爱并不是两个等同的概念,孝顺有强烈的道德色彩,有教化的影响在里面。爱却是一种天然的、自发的情感。所以中国特色的这个说法,虽然意在说明父母更爱孩子,但因它偷换了概念,实际上并没有给出答案,即使是一个谬误的答案。
   而现代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孩子更爱父母。这个结论既有理论上的推演,也被无数人童年时代与父母的关系纠葛的事例所证实。
   幼儿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一个完全孤弱无助的个体,他以蒙昧的姿态,哭喊着闯入这个陌生的世界――一个由成人掌控的世界,他的命运也就掌握在成人的手中。而这些成人的心灵世界可能早已经因为长久蒙受世俗之尘而变得远离本原,甚至麻木不仁。即便幼儿的所有遭遇都是成人以“爱”这个出发点而施加的,其效果也可能正好背离了爱――幼儿所承受的来自成人的关爱,却可能正好成为伤害。
   三、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顺利发展
   幼儿是一个精神的胚胎,有一种创造的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并可依靠他所处的环境的帮助,构筑起一个精神世界。幼儿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在出生的第一个月里就有显示,并会一直持续到两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感觉,用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在分析秩序的敏感期的时候,书中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一位母亲抱着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走路,后来因为感到热,便将外套脱下来搭在手臂上。这时,孩子哭起来,而且怎么哄都不行,越哭越凶。最后,蒙台梭利忽然感到,问题应该出在外套上。于是,她让孩子的母亲将搭在手臂上的外套重新穿上。果然,孩子马上不哭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对妈妈念叨着几个简单的词语:衣服,肩膀。显然,孩子因为看到外套回到了正确的位置而开心。外套是应该穿在妈妈身上的,而不应该搭在胳膊上像抹布一样瞎晃荡――这就是幼儿对秩序的认识。如果成人不理解、不尊重幼儿对秩序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内在就会因为感觉到紊乱而产生痛苦。这种情况会成为他发展的一个障碍,严重的话会成为心理变态的起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69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