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荷花淀》人物情态语言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夫妻话别”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作者用简洁朴素的对话和丰富的情态语言描写,刻画了水生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准确理解人物语言所载的信息,仅仅注意话语本身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说话者的情态语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得分析,人际交往中传递的信息量,百分之七凭借语调,百分之三十八出自声音,百分之五十五来自表情。因此只有认真分析“夫妻话别”情态语言,我们才能发觉主人公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夫妻话别”的场景可分追问真情、赞同参军、应承嘱咐等三个层次。我们先来分析“追问真情”中的情态语言表达作用。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从文本看,这是问句,字面意思是询问丈夫回家玩的原因。而结合情态分析我们会发现期间蕴藏着丰富的情意。
  在严峻的战争年代,丈夫出去活动,说不定又参加了一次战斗,这么晚才回来,怎么不叫人担忧,询问中有忧虑之情;明明知道自己不回来,妻子会担惊受怕,却回来得这么晚,问话中又有一点责备之意。从情态看,水生嫂问这话是“笑着说”的,而且边说边要去端饭,由此可见此话又表达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关切,再说回来得晚,说明丈夫工作繁忙,而丈夫干的又是光荣的事情,作为他的妻子,在这里也有一点自豪感。如果没有“笑着”的表情、端饭的动作,水生嫂的这句问话意思可能会有质的不同,别人还以为是丈夫回来得晚,当老婆的又在怒气冲冲地“河东狮吼”。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喘。她问:‘他们几个哩?’”水生知道离家参军是一件大事,一下子说出来,对妻子的心理冲击太大,也生怕妻子不能答应,所以难以启口,就采用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方法故意岔开话题,但他“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喘”的神态却表明了他“有心事”。非常敏感的水生嫂觉察了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在试探。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可说。“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怎么了,你?’”这句话很多资料上都有。我们把它改一改,两种改法。一种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种是把主语“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少了一种夫妻之间的关怀,还有她对丈夫一种挂心的感觉。
  比较焦急,所以她先把一种状态问出来,然后再问“你”怎么样。如果不要“你”呢,而用“怎么样?”“怎么了?”这样就很陌生的,好象不是很亲切。比如学生去问老师问题的时候,有两种问法。“老师,请问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这是一种问法,这比较好。还有一种问法是:“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老师。”这也可以,强调的是问题。但是不能说:“这个问题我不大懂。”
  以上的情态语言充分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赞同参军”这一层次情态语言更为丰富。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水生嫂没有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其神态和情态隐含着丰富的信息: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理受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相像,这时水生嫂心理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是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女人的鼻子有点酸,但他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哲理情态语言特别丰富。“鼻子有点酸”,水生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来?家里的困难这么大,自己能撑起这一片天吗?想到这里,心里怪难受的鼻子就酸了。“但她并没有哭”,他不能哭,在丈夫面前必须表现得勇敢些,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去打鬼子,哭哭啼啼的岂不拖了丈夫的后腿。水生嫂还是能控制自己感情的坚强女性。“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明白就是理解,你只要理解、体谅到家里的难处,这就够了,千斤的重担,她决心挑起,再大的困难,他决心克服。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另外本节还有“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我们有两种改法,丈夫要上前线去了,我们这么改:“女人说(撒娇地):‘不嘛,你不要走嘛!’”这样就不可以。因为这样就把水生嫂当成了一个小女人,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现代概念,过去是不明大义。 我们再改一改:“女人这么说(耍泼地):‘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妈妈家!’”这样改也不可以呀,耍泼也不行。
  丰富的情态语言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最后,“应承嘱咐”的情态语言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文本看,水生嫂文本语言没有前两个场景多,但话语不多,表达的内涵却特别丰富。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水生说:‘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是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还是要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因为有时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有的人表现得太随便了。这句话,我把它这样改一改,看行不行?看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水生说:“我走了,很可能回不来,因为要打仗了。要是我回不来,你看着办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着办吧。”或者说:“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这都不行。因为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文化,不是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特别是最后的回答水生嫂没有说话,而是“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这真是耐人寻味。日本鬼子在中国土地上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对被活捉的妇女常肆意蹂躏。而中国农村妇女有着根深蒂固的贞操,如果水生嫂被鬼子活捉,一方面会身受其辱,另一方面被鬼子夺取贞操,其精神上的痛苦比死更甚。只有不让敌人活捉,或者,一旦活捉就以死相拼,不让敌人得逞,才能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才能保持对丈夫的忠贞不渝的爱。在价值评判的天平上,这是水生嫂最重的砝码,要比识字、生产重要得多;又因为她对丈夫的承诺是庄严的,是从最坏处打算的,可能要以生命为代价的,一旦成为事实,那将是极其悲壮的一幕。想到这一点,怎不让人悲壮的一幕。想到这一点,怎不能让人悲从中来,泪如泉涌。这含泪的承诺若将崇高的的民族气节水乳交融于对丈夫的忠贞爱情之中,虽没有山盟海誓,但同样惊天动地。在战争中,人们同样看到,传统的伦理意识,有时也具有了新的、反抗强暴的意义。
  由此可见,作者高超地运用丰富的情态语言,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我们只有结合语境、情态分析文本,才能准确解读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领略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97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