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香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师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课堂的合作学习出现师生合作意识匮乏、合作方式单一、任务枯燥、调控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合作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的问题。试从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出发,浅谈这些问题的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给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新课改
  
  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专业分工细化,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单个人的力量已经很难完成一项重大任务,合作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合作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使之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
  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曾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新课改也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合作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的问题。
  1 探索和实践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
  1.1 师生合作意识的缺乏
  合作学习需要把理论和实践加以结合,达到良好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目前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状:很多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忽视了对学法教法的研究,对课堂调控力度不够,使得学生讨论的问题与教学重点相去甚远;也有的教师没有研究学生和教材,对每个问题都进行讨论,课堂时间不够用,每个问题都只讨论个皮毛,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能力方面要求并不是很高。而合作学习侧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有好处的。若单从高考角度来看,很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而且在课堂上会占有很多时间,所以他们宁可用这些时间给学生多灌输一些知识点。
  很多学生对合作学习也持怀疑态度。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倾向性。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即使参与了合作学习小组,也是自己埋头苦干;成绩差的学生容易在合作学习中受到歧视,造成“搭便车”的现象。也有部分学生愿意合作学习,但是分工可能就占用大量时间,职责不明确,在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1.2 合作方式单一,任务枯燥
  有的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把握不是很到位,常见的就是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有小组讨论法,还有共学式、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调查法等。有的教师认为小组讨论简单容易操作,不愿花工夫去了解各个学生的兴趣以及研究合适的合作学习法。这样的小组讨论模式过于单一,长久以后无法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另外在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方面,如果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不够深入,布置的任务大部分都局限于课内完成,仅仅限于解决对某段文句或某篇文章的理解,或者让学生讨论段落的划分、中心思想的概括,这样的问题浮于表面,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过于简单,不需要小组讨论也可以得出答案的问题拿来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样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实现对文章的深入解读。也有的教师因为所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学生漫无边际地谈,讨论的内容超出教学范围,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最后只是事倍功半。
  1.3 教师调控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健全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必要的指导和训练。教师没有提前让学生预习,小组或小组任务没有分工,上课时就匆忙展开合作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无法深入探讨问题实质的,小组成员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监控,不能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适时的指导,那么合作学习也是劳而无获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方式,它的评价应以小组的共同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所以适时地对小组进行评价,有利于小组合作的进行,提高合作的效率。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无法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也无法及时地评价小组合作的成绩。或者有的课堂充斥着过多廉价的表扬,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也能获得表扬。随意性的表扬长久下去不仅无法鼓励学生,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2 从多方面来进行调控,切实有效地在高中语文
   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
  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症结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这是合作学习的实质。高中教师应深入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2.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不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愿意出力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小组成员不合,组长没有权威性,意见难以统一,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
  传统的语文课堂极少提供给学生锻炼自我的舞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使得很多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语文。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是一个以合作为主导的社会,要想很好地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潜意识教育和引导需要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强化。
  索米罗斯基把小组合作技能概括为7个方面:1)情感与态度;2)寻求与提供信息;3)提议;4)支持与扩充;5)引导与阻止;6)异议;7)概括[3]。教师在让学生了解合作技能的必要性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将合作技能具体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如学会倾听,寻求帮助,尊重别人,学会感谢,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告诉学生如何去合作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获得别人的帮助。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掌握有个反馈,及时了解并指导学生。
  2.2 精选内容,灵活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并不适合整节课全部采用。实施合作学习应注重实效,而不能只是为了追求热闹的形式。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疑问,同时这些疑问是在学生集体探讨的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合作学习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合作学习的计划,并要在班级中建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在班里可以建立比较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分组之前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爱好、学业成绩等。在分组时注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4],合理搭配,优化组合,组内兼顾兴趣爱好的差异、成绩的差异、男女比例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尊重已有的小组结构,这种固定是相对的,教师可以在后期的教学中注意观察适时调整。
  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试卷评讲中,不仅可以采用常用的小组讨论法,还可以采用共学式教学法,把学生按各自擅长的题型分组,让学生成为某类题型的专家,再让这些“专家型”学生给同学讲试卷以及答题技巧,而同班同学的学习方法可能对学生来说更有直接的借鉴性。在语文字音、字形、成语等基础知识检测上,可以采用组织小组游戏竞赛法,让学生来解释成语的故事,既能促进他们对这些看似“枯燥”的基础知识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2.3 提升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健全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着重要的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的角色,提升教师的合作学习课堂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组织合作学习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有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而有的学生独立难以解决或者有一定探究性的知识点,可以适当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合作学习。其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可能产生意见分歧或者对某一问题普遍存在疑难,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及时发表建议。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还存在评价机制匮乏或评价缺乏实效性等问题,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评价时首先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各小组起点一样并且每个小组都有均等的表现机会。同时要注意个体评价和整体评价并重。在小组中,有的组员贡献大,有的组员贡献小,如果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集体,那么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所以教师在评价小组的同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个体做出评价,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 小结
  合作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程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需要认真分析影响课堂合作学习的因素,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和反思,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合作能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
  [3]约翰逊 D W,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郑金洲.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堰桥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99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