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形神俱佳、包涵美育智育德育内容的文章,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将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就“导之以境”“动之以情”“寓情于理”三方面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 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作文指导综合活动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富有特色的关键阶段,与小学初中相比,这是一个对社会认知急剧变化、情感经历丰富多彩的阶段,这阶段他们的心理逐渐趋向成熟。一方面,他们不像过去那样幼稚,思考问题已不那么单纯、直觉,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毕竟是初涉人生,经验不足,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不够全面,易走极端。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作“精神断乳期”或“心理断乳期”,也有人把这一时期看作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风暴期”、人生的“危险期”或“事故多发地段”。德育不单是某一科教师的任务,“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师在学生的情感成长、审美观念提高、人生观确立等方面都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德育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的精华,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在璀璨夺目的语文世界里,教师要引导学生爱读、会读、精读,并通过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拥有美的情趣、美的思想、美的志向、美的人生……引领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求知,不刻意为之却时时渗透德育的意识,做到:导之以境,动之以情,寓情于理。
  一、导之以境
  即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副由生和死涂抹而成的油画,像当年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生的召唤死的寂静都蛰伏在文本的缝隙之中,无处不在显示着自己的意识:悲悯、惶恐、绝望、忏悔、道德的阐释、宗教的感悟。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我们先讲了“两只老虎”的寓言故事:笼子里的老虎和旷野里的老虎因互相羡慕互换处境后又先后死掉。然后进层分析:命运对人常常是一种残酷的存在,它将旷野中的史铁生锁进了笼子――刚刚20岁就失去了双腿;又将他抛进了原野――因找不到工作,无力生存。他徘徊在生与死的抉择之中。是地坛的生命气息唤回了他的生存意识,是妈妈深沉的爱唤醒了他的绝望。黑暗使海伦・凯勒更加珍惜光明,寂静使她更加喜欢声音,而截肢使史铁生更加向往自由行走。于是他走上地坛,走出荒芜,走出了孤独。这篇文章的阅读几乎是伴着全班同学的感动以至流泪进行的。学生入境了,在享受情感的美的同时,德育的目的也自然达到了。试问,有哪门学科能有这样奇妙的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呢?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长江三峡》、《荷塘月色》、《滕王阁序》时,谁能不激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当我们玩味《赤壁怀古》、《蜀道难》、《登高》时,谁不为诗人那种心怀家国之思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霏?当我们欣赏《鸟鸣涧》、《竹里馆》的优美、高雅画面时,怎能不陶醉在其中?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获得思想的教益。
  二、动之以情
  即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既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必由之路。
  如教材展示《出师表》、《指南录后序》的忠情;《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祭妹文》的亲情;《项脊轩志》、《江城子》深情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正如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所说的:“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可以说,在教材提供的丰富饱满、精彩纷呈的情感海洋,学生可以懂得君臣之义、匹夫之责,知道长幼之序、手足之情,了解亲人之爱、夫妻之情。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品读真情之文,学做真情之人。
  三、寓情于理
  即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文学作品侧重于抒情言志,而非说理。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槐《论文偶论》)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的。如《兰亭集序》《岳阳楼记》《赤壁赋》等古代散文皆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如《像山那样思考》,文中阐述的哲理,是题旨所在,但它是通过叙事写景表达出来的。《神的一滴》把哲理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以小见大,审视人类的环境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白发的期盼》《奥林匹克精神》《不自由,毋宁死》等文章透过看似质朴的语言,能看到其中也有真诚的劝慰,有亲切的召唤,有热情的期待;理性的思考闪烁其中,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理中有情,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春风化雨,方能万物萌发而葱茏可悦。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文学即人学”,都说明语文这一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最具有鲜明人文特征,精选的课文突出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因而具有深厚感召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身为语文教师的班主任,更应该抓住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优越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自然、社会等客观世界。这种教育不是处处须有却该成竹在胸,无必时时进行仍需刻刻上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316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