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黎晓

  摘 要:从生活费来源、生活费支出、投资理财状况三方面对安徽师范大学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学生理财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多数大学生月均消费在400~800元,呈正态分布;他们的理财行为呈现群体性差异化的特征。目前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消费结构不合理且缺乏理性消费、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理财知识匮乏等。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83-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理财是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研究课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投资理财的黄金时段,同样也是大学生养成正确消费观念和习惯的重要阶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有效路径,也是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环节,更是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捷径。
  二、研究被试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安徽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学生为被试进行随机抽样,展开此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回收率为93.5%。在此次的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比例分别为32.1%、47.6%、10.2%和10.1%;其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别为51.3%和48.7%;城市学生比例为25.7%,城镇学生比例为33.7%,农村学生比例为40.6%。
  三、研究结果
  (一)当前大学生的收入水平及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收入来源较为多元。从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各来源的比例,详见附表1。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总体呈现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详见附表2
  (二)当前大学生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日常消费构成与支出水平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关,不同的消费类型也决定了不同的消费结构,详见附表3。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符合其可支配费用,也呈现正态分布现象(两头小、中间大)。大学生的人均月消费在400~800元之间,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比如:月消费400元以下的低收入大学生,他们的消费维持在较低水平,每月的费用基本用在生活费上,重视知识消费;月消费400~800元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家境不算富有,但算得上“小康”,喜爱购物,但理性消费;月消费801~1200元及1200元以上的大学生,他们家境好,消费无顾忌,出手大方,追时尚、逐名牌,炫耀消费,攀比消费,浪费现象严重,在购物、应酬等方面花费过大,而知识消费较少。
  (三)大学生理财行为的群体性差异特征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使得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理财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种差异类型。
  1.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家庭的收入亦不平衡,这就导致了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间存在不同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能力,详见附表4。
  调查数据表明,城市的大学生不论是生活费用还是日常花费都要比农村学生高很多,但是农村的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性,不需要父母提供生活费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8.85%,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大学生的7.69%。此外,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来自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例如,农村的大学生在选择理财产品上相对保守严谨,而城市的大学生则喜欢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
  2.不同性别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调查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间存在一定的理财差异,详见附表5。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在消费结构上女生的整体水平低于男生,女生在购物上的消费要高于男生,这源于女生对着装及容貌的过分考究;另外,有55.36%的女生选择假期旅游,这一比例要比男生高,可见旅游消费也已成为女性消费的热门;而网络游戏及人情应酬则是男生消费的重点方面。
  3.不同年级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在大学生年龄增长的同时,其可支配费用来源、消费结构和理财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刚入学的低年级同学因为不熟悉环境,较少到校外做兼职等活动,因此,他们的经济来源较单一,主要靠家里供给,对家庭的依赖较强。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以及知识的不断丰富,再加上高年级的课时较少空余时间充裕,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拓宽自己的经济来源渠道。因此,高年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来源比低年级学生更为广泛。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理财现状并不理想。
  (一)经济来源较单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89.12%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是靠父母供给的,只有较少比例的学生是由勤工俭学、依靠各种投资活动、国家“三金”以及其他途径提供。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且非理性消费严重
  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的资金结构安排,人情消费、恋爱消费过大,而学习消费过少;消费不理性,容易被广告或促销蒙蔽双眼,出现非理性消费。
  (三)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
  虽然有60%以上的大学生回答自己有开源节流的意识,但他们对理财的认识并不清晰。学校应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财商”教育也应提上日程。
  (四)理财知识匮乏、存在不少理财误区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理财专业术语和具体操作存在着困惑;个人理财概念不清。调查结果显示,将理财概念等同于投资、赚钱的大学生占33.36%;投资理念不成熟。大学生缺乏对高风险金融产品的认识,甚至有大学生借款炒股;财务意识淡薄,消费缺乏计划。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8.80%的人会把日常消费记账和制订消费计划;不少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唯利是图,不惜用违法手段来获取经济收入。
  五、讨论
  (一)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合理规划每一分钱
  大学生既要懂得开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做家教,有效增加可支配收入,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食堂餐厅打零工,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得了一些收入。更要注意节流,多挣一分,少花一分才不至于财政赤字,入不敷出。学生时代就应该遵循简约的消费原则,要吃饱吃好,要耐穿保暖,简单实用就好。
  (二)家长要重视家庭的理财教育
  大学生的理财观,绝大多数与家庭的理财观和家长的态度分不开,家长的理财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理财态度。家长应多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财素养,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消费情况,对子女的合理消费给予一定约束。同时,家长还应给自己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投资理念。
  (三)加强校园理财环境建设
  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活动和校园的理财活动,大学并不缺乏,再加上学校各种投资理财社团的交流,使学校有着相当浓厚的理财氛围。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学生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同时,针对学生普及网络的现状,学校可以请理财专家开展网上理财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理财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立刚,等.大学生理财教育初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余学斌,等.当代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J].管理视野,2008,(7).
  [3]刘艺红.论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4]丁凤云,周少林.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J].才智,200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316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