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凤川

  区域活动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区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有意义的指导,让孩子在其中自由选择、主动操作,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并在操作中获得相关的经验,体验成功快乐的一种活动。对于如何创作区域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面对游戏现场布置――我的思考和分析
  升入中班后,我们的教室换了,园里决定在楼道里增设一些游戏区。经班级思考和分析,为了减少不同活动对幼儿之间的影响,我们在楼道设置了“娃娃家”和“小舞台”,他们能够在这个“家里”尽情地玩,开心嬉戏,共同成长;还开设了“幼儿园”、“建构区”、“美劳区”、“点心店”,在走道里开设了“小司机”。其中幼儿园是新增设的区域游戏,虽然空间有点小,但我们还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一亮相也吸引了所有幼儿的目光。
  二、反思游戏现场――我的领会和提升
  1、顺。
  顺应幼儿的生成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尊重幼儿的自发活动不拿自己所认为有价值的行为取代之。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因为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是适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通过虚拟的游戏情节模拟周围的生活,建构自己的世界。如看角色游戏“娃娃家”、“小舞台”中的这两位妈妈,她们明显是在做饭;看这位妈妈在喂宝宝吃东西,这位爸爸在学着平时爸爸打电脑的样子……幼儿是社会群体中的人,他们通过体验与理解成人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断地在游戏中进行转化、迁移,且将不断改造的经验建构自己的游戏生活,具有无穷无尽生成的空间,也就会出现我们老师平时在观察中发现的有趣的小插曲。教师在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的前提下,要敏感而正确地挖掘其中隐含的价值。教师不可能全部回应幼儿、顺应幼儿,但需要教师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有价值的指导。有这么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是:小朋友在玩幼儿园的游戏,里面当老师的小朋友叫豆豆。今天她选择了当小老师,我顺着她所选的角色,想到了她妈妈和我联系时常提起她觉得她家豆豆胆子小,说话声音不响亮,脾气也很倔。这天晚上我和豆豆妈妈进行家园联系,给她妈妈发了豆豆游戏时的照片,并和她做了交流,豆豆和她妈妈一起看了她自己游戏时的照片,哈哈大笑。我从中领会到了,在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关注解读他们的游戏行为,及时发现、判断幼儿的游戏兴趣、需要与幼儿基本经验的关系和背后的价值,从而对幼儿的游戏行为采取顺应或是否定、忽略的策略。“顺”也有一定的尺度,过度地顺应幼儿的生成将使幼儿只有无主,没有规则,呈现一片泛滥的景象。生成活动虽然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可也别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幼儿的兴趣是零散、多样的,教师必须对幼儿的生成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在必要时加以指导。如受电视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常喜欢模仿奥特曼打怪兽,这对幼儿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教育价值,这种生成就不应予以支持。反之,如果生成的行为内容具有发展的价值,教师就要及时把握。如在玩“娃娃家”游戏中,有些幼儿有时会突然玩起“死人”的游戏,把娃娃家或者自己当作“死人”哭呀拜呀,这种行为可激发幼儿对“送葬”这一文化的兴趣,因而教师可以顺应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以适当的帮助。
  2、引。
  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有时产生于个体,有时产生于与同伴的共鸣,有时是由教师的互动或外界刺激诱发的。我们会根据每月班级主题活动在“点心店”、“美劳区”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我在主题活动“我喜欢”中,根据课程在美劳区里投放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教师要考虑到对学习内容系统化,再进行引导,还要考虑材料操作难度的循序渐进。比如:对于按物点数材料,我开始只提供给幼儿简单的配对,再投放难一点的,这样可以引导幼儿慢慢掌握按物点数的能力。面对幼儿个别的生成活动,教师要把握其对幼儿的经验需要,根据其价值判断和教育意义,通过适当的介入,或者是游戏同伴,或者是角色参与与间接指导,或是可以“设难”引发解难,引发解难中发展游戏。比如说我们班要开展建构区,但是空间时间太小,通过老师的引发和幼儿一起解难我们也做到了。
  3、推。
  面对幼儿生成的活动,教师为了推进幼儿生成游戏生动地发展,要成为幼儿生成活动的支持者,教师也介入幼儿游戏中,成为幼儿生成活动的伙伴,不把自己当作权威,不以自己的想法左右幼儿,而是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支持者与幼儿对话,提供生成的建议和经验,让幼儿参考,从而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有时幼儿生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游戏活动,但因为幼儿自身行为意识和能力、知识、经验比较薄弱,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游戏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发主题的调查、探索,让幼儿在查阅、调查、模仿中丰富有关的经验,并根据获得的新经验来构建自己的游戏,推动游戏发展,使得游戏异彩纷呈。
  在我看来,游戏来源于生活,幼儿乐于其中,表现出淋漓尽致的社会行为,孩子们会时时冒出一些“假想情节”,表现出无处不在的生成灵感。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活动状态,使得教师置身其中,是顺还是推,都要见机行事,最终依据幼儿的活动状态和游戏发展来确定策略是否有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397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