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美滋润学生的心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宽群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可见,美育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美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每一篇课文无论是生动的语言,还是优美的插图,无不展现出美这一主题。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成功地用教材中所蕴涵的美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一、艺术语言,激发情感美
  语言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强大的武器。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他的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孩子的想象。即使是再深奥的道理,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也能变得浅显易懂。相反,如果教者语言呆板、枯燥无味,即使是再简单的知识,很快也会令学生生感到乏味,继而被动学习,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炼。只有声情并茂的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才能在教师艺术语言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
  二、巧设情境,领略自然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无论是讲述科学知识的《航天飞机》、大自然变幻莫测的《云房子》,还是描写乡土人情的《槐乡五月》、介绍家乡名胜的《泉城》等,文中那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地域风情,加上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全都凝结在书中那一句句优美生动、感人肺腑的句子中。有时学生领略不了这些事物和现象的美。在教学此类文章时,我们可以利用美丽的插图、动听的音乐等辅助手段,把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变得生动、有趣、逼真,把学生带入那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如教学《三亚落日》一课时,可巧设情境,把学生带到文本之中。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渲染中,想象自己来到海边软绵绵的沙滩上。教师再利用课件出示一幅幅海边风景图,把学生带到三亚的海边,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自然美景中,仿佛眼前真的出现那“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南国风光。这样的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学生既获得美的熏陶与感染,又实现了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三、激情表演,感受形象美
  学生美感的获得,关键是对形象的感知。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优秀的人物,有一心为民的朱德司令,有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有美丽善良的嫦娥……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刻感知人物的心灵。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或小组合作表演。这样,使学生再造了形象,达到陶冶情感和培养高尚情操之目的。如,《哪吒闹海》一文中用了“跳进大海”、“取下”、“一摆”、“掀起”、“一闪”、“扔去”“举枪便刺”、“一纵身”、“抖出”这几个一连串表现哪吒与三太子打斗时动作的词,将哪吒的机灵勇敢写得惟妙惟肖。大部分学生通过朗读、联想能感受到哪吒为民除害的英勇形象,但也有一些语感能力稍弱的学生对这一形象感受不深。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哪吒与三太子打斗的过程,让学生带着这些动词先自己演一演,同桌互助互演,再选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比赛演。学生立即激情澎湃,班里瞬时出现了许多“小哪吒”。这样,学生靠自己的表演再现了哪吒闹海这一场面,在表演中唤起哪吒清晰的形象,达到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四、反复诵读,咀嚼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小学语文教材无疑是我国语言文字的一个典范。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朗读、个别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语言美。如,《庐山的云雾》一文是这样描写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仗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配乐读、赛读等朗读方式,使学生体会出语言美的韵味来。
  五、引发讨论,探求哲理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特别是古诗中有不少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给人以启示。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探求并欣赏其中的哲理美。如,讲《小马过河》一课时,教师应抓住老牛、松鼠和小马的对话,引发讨论:小马第一次到河边为什么不过河?第二次为什么又过河了?帮助学生理解“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的含义,明确“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体味文章的哲理美。
  六、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再加上富有创造性的板书,就直接给予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板书美,在于板书时文字所处的位置、板书的条理,力求合理、美观。一节课下来,把黑板写得满满的,那绝对不是吸引学生的好板书,反而给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不知何为重点,感受自然不深。教《小露珠》一课时,我利用板书,合理地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整体与部分、重点与难点都揭示出来。
  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也参与到板书中来,亲自上讲台板书,这样更加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结构美。
  以上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课堂上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选准渗透点,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精神上得到满足,心理上产生愉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责编 韦 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475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