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当下青少年学生管理难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洪鑫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取向的多元化,生活节奏的无序化,当下青少年出现了价值观迷失、社会公德异常化、心理畸形化等诸多问题,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感叹当下青少年学生管理难、教育难,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分析起来,主要是家庭异化和过早社会化所致。
  关键词:文化取向多元化 家庭异化 过早社会化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有关部门还对中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40%-50%有不同的程度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津博士称,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5000万人没有快乐感和成功感。
  近年来,青少年各种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心理问题和社会公德异常化问题,还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如殴打辱骂教育者、管理者,与家长有障碍,由于学习压力大离家出走,伙同不三不四的社会人群做出恶性事件,自杀,追求感官刺激,张扬所谓的个性,吸毒,丧失公德等。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学习动机不合理,学习动力不恰当,学习方法不科学。表现在迟到、旷课、逃课、考试焦虑、上课精神不集中,不能很好的面对考试成绩的下降等方面。除此之外,他们在人际关系上也存在如没有朋友、封闭、家庭关系不好、不能理解宽容他人、不能正确处理友谊与恋爱的关系、拉帮结派等问题。他们迷茫、叛逆、情绪波动大、易冲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他们自卑、脆弱又自负、顽固。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经过思考和分析,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文化取向多元化、家庭异化和青少年学生过早社会化这三方面综合作用造成的。后两者是由前者衍化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地球成了“地球村”,交流和对话越来越频繁,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快更强,文化取向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价值定位出现不同层面的多元性,价值体系混乱,真可谓“鱼目混珠”,这直接影响到了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从社会来说,价值追求有高层次的也有低层次的,有高雅的也有庸俗的。传统的价值定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办学理念引入了市场检验观,也直接受到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家长、学生等社会中的个体影响更大,他们的价值定位出现了分化。人们普遍缺乏精神的归宿感、心灵的安全感。
  青少年学生正在成长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社会给予明确地科学地引导。然而,正因为社会文化取向的多元化,导致了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极化。从而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就表现出了多样性。
  青少年学生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社会化,即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过程。柯尼格说,“所谓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个人由此成为他所出身的那个社会中克尽职责的一分子,就是他的一举一动符合于该社会的民俗民德。”P.L.罗斯认为“社会化即是学习社会与文化的信仰、价值、规范与社会角色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是经过社会教化,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而自我内化途径,主要是指通过个人的内心活动亲身以验实现社会化。总之,通过这些途径和形式,将社会的个体以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成员。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取向的多元化、价值定位的多极化,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畸形化甚至异化,于是就出现了在文章开头所举的那些青少年问题。
  社会化的载体有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参照群体。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就是在文化价值多元化影响下,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载体出了偏移和错位。主要表现在家庭异化和过早社会化。
  家庭异化是指家庭价值取向的畸形化,家庭教育的缺陷性。我们的家长由于自身或其他一些原因,对孩子的爱和教育出现了偏差,从小就让孩子形成了很多缺陷,如娇生惯养、情商低、逆商差、没有责任感、不懂尊重、不知感恩等。家长对孩子的人生想担负一辈子的责任,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孩子,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考虑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孩子时时处在焦虑中,没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有的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家长只顾自己的事业,只想到自己的生活感受,没有考虑孩子需要什么,任其自生自灭,没有给予孩子心灵和情感的慰藉。譬如当下最普遍的“隔代教育”、“冷漠教育”和“留守教育”。更甚者,有的家长由于自身的价值取向的错误,他们又将自己的错误带给了孩子。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从头到脚都错了,只知道享乐、刺激,只知道追求私利。有的家长自身有人格缺陷、心理缺陷,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将是终生的。
  过早社会化,我认为就是青少年学生不完全社会化和外在的成人化。不完全社会化,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和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社会化过程未达到常人的水平。主要有:(1)知识经验与技能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2)社会规范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3)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4)特定年龄阶段的不完全社会化。错误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观念,养成恶劣的生活习惯,形成反社会人格,以致同正常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外在成人化,就是指青少年学生从身心来说还处在发展阶段,思维和心理都很幼稚,但其外在的行为举止却成熟化了。主要表现在染发烫发、戴成人首饰、吸烟酗酒、耍流氓脾性、进营业性娱乐场所、尝试成人生活等方面。内容与外在的形式极为不和谐、不协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905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