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东枚

  1 新课改背景下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1中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认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大部分语文教师已意识到作文教学十分重要;对于作文教学的目的,更多教师追求为应试而作文,因此单纯注重技能技法训练也就远远多于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和创造性培养;而对于学生作文训练的着眼点,大部分的教师着重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这些基本认识显然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1.2中学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情况
  1.2.1关于作文教学计划的制定情况
  “凡事预则立”,作文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教学活动,因此必须在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循着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编制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计划有学段、学年、学期、一次作文等几种类型。现阶段每个学期都能拟订作文教学计划的教师不过半数;每次作文题目的来源绝大多数是教师结合阅读教学随机命题,作文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每次作文的教学设计,只有少数语文教师经常写,绝大多数老师不写。
  1.2.2语文教师作文指导的具体情况
  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指导集中体现在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现阶段的作文指导情况是:
  作文指导内容范围狭窄,缺乏对学生作文的全程指导。目前作文教学指导的内容,集中在写前指导,忽视了写中、写后指导。一般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但是对文章的立意、取材、构思方面的指导则轻描淡写。对于写前指导也仅围绕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指导,而对于“为什么写”这一写作的出发点关注甚少,不明确“为什么写”的写作是无目的、无对象的写作。这种写作无个性、无情感就像一个人自言自语一样难以实现作文交流情感的目的。
  作文训练程式化,未有意识探索对激发学生创意表达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作文训练的途径和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意识到阅读及写作实践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但大部分教师还局限于靠传授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技巧,写作能力就能提高,忽视了写作技能必须靠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只有让学生多读、多练,就同一命题反复练习,进行升格训练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常让学生写的文体是议论文,记叙文次之。相当一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更多地让学生写议论文,年级越高越是如此。大多数老师认为写议论文稳定,学生文采如果不是很好的话,只要记住议论文的模板,再多背一些经典的论据就可以了。却不知,这其实影响了学生实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新课标提倡的注重学生有创意表达,大多数教师都能保护学生有个性的表达,但是在积极主动地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方面还存有一定问题。
  作文评改更多地关注结果,缺乏对写作过程和态度的关注。在作文评改方面,在批改方式上,大多数是教师自己重点批阅一部分,很少让学生互相评改;在作文评价手段上,大多数老师既写成绩又写评语,但针对学生实际写作评语很少,大多是套话;在作文评价内容上,大多老师注重计划实施和学生作文的成果,而轻视学生作文的态度和过程。作文评改中,教师依然是评价的主体,仅有少数的教师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评改;对于作文评价的内容,教师更多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结果及作文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而对于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否获得了真实的写作素材及是否做到独立构思关注的非常少,甚至根本不关注,而学生对此就更无意识了。
  中学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这些情况显然也很难实现新课标倡导的鼓励学生自主写作、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作文教学新理念。也更难实现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愿望。
  2 新课改背景下影响作文教学的因素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因此影响作文教学的因素也很多,既有教师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条件方面的因素。
  主观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自身写作状况堪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写下水作文的微乎其微,现阶段语文教师能够写出高质量作品的寥寥无几,成果质量整体不高。教师不能站到更高的角度去指导我们学生作文。
  客观方面:(1)学校不重视,没有对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培训。(2)没有合适地科学地指导作文教学的教材。目前作文教学指导用书理论性强、脱离生活、可操作性差。(3)高考的升学压力。作文教学花费的时间长,但是收效小。
  3 优化作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措施
  语文教师大都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对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也有一定认识;但教师在落实作文教学理念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优化作文教学策略,切实使中学作文教学走出程式化训练误区,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作能力。我们的措施是:
  3.1要求老师在每次学生作文前写下水作文,提升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
  许多理论研究表明,教师的写作能力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具有实践经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因此,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就教师而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多读、多思、多写,特别是要通过写下水作文、评语、教育反思或教育叙事等提高写作能力。更要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老师阅读、思考、写作,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3.2加强教师作文教学的指导
  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主体性、作文全程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都是新课改作文教学目标中尤为强调的,但是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还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对作文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内容上要把作文教学理念介绍与写作教学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教学的实践层面的做法。同时也要走向另一极端――放弃理论介绍,导致纠枉过正。只有那种把写作理论知识介绍和写作教学策略技能提升相结合的作文教学指导,才既能使教师理解作文教学的理念,又能使教师通过基本的任务练习,在变化的情境中运用所习得的理论指导教学。在作文教学指导方式上,采取一开设写作教学策略指导的相关训练课;同时开设学生阅读课,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3.3编写配套的作文教学指导用书及学案
  目前教师能看到的除了缺乏操作性的枯燥的语文教学法中的部分作文教学理论之外,就是大量的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经验总结式”“范文点评式”“技法大全式”“学生作文选”等快餐式书籍。更好不能更好地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依据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及思维特点编写与现在的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作文教学指导用书及学案。这里的配套既是理念上的配套,也是内容上的配套。
  3.4建立新的科学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
  学校对作文教学的评价对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关系。现阶段学校对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作文数量及教师批改的情况,而非作文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科学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改变从对作文次数和作文批改评语的片面评价转到对作文教学的全程评价。在评价目的上从督促教师作文教学的数量到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把学生作文素养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唯一旨归;在评价主体上由学校评价变为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多种角色共同担当;在评价内容上根据作文教学目和特点设定的具体而有可操作性。可以把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建立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写作主体地位、写作策略指导的有效性等作为最起码的评价指标。作文教学评价力求多样化。除了随堂评价外,尝试运用非作文教学设计比赛、作文教学说课比赛等方法。
  4 实践操作过程
  组织培训教师。在寒假期间组织教师观看作文教学视频。要求教师看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并写一篇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
  在开学第一周,各年级制定好一学期的作文教学序列计划,并根据这一计划编写作文教学导学案。
  每周第一天就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栾贻爱,顾东臣.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991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