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语文教学中重倡诵读涵泳之传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玉凤

   一、何为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涵泳”
   诵读涵泳就是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强调联想想象和情感体验。诵读就是眼观其文、口念其声。诵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声声入耳、字字入心的悟道的过程。在诵读过程中,文字的顿挫,情节的变化,图景的展现,理趣的跳跃,作者的思绪,作者的欢愁,皆能体察与感悟。清人曾国藩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
   二、“诵读涵泳”在语文教学中缺失原因
   语文教学中忽视朗读,甚至不仅是近些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普遍怪现象。这样的现象在高三教学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在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和学生变得很功利,偏重理性分析、机械迁移、烦琐训练,课堂便少了朗朗读书声,成为闻一多笔下的一潭死水;二是课堂教学容量大,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谓脍炙人口,然而教参安排仅仅一课时。教师担心朗读耽误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讲解鉴赏代替诵读涵泳;三是诵读根本没有列入语文教学设计,忽略了诵读、积累、感悟和联系生活体验省察。有的虽然设计了读书环节,也只是走过场地读一遍。可见,诵读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显得十分薄弱。
   忽视朗诵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学习者的情感投入不足,语料积蓄不厚,语感积淀比较薄弱。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缺少文学性,文科理科化岂不怪事。
   三、诵读涵泳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诵读在古代备受推崇。
   古人读书,最注重诵读和涵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诗句极形象、极生动地表明了古人对朗读价值的认可。孔子对“诵诗”十分重视,建安曹丕、南朝刘勰、中唐韩愈,都对文章的声音节奏高度关注,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力倡熟读精思。离开了熟读背诵,就无法形成语感,而离开了语感,一切的读写听说都无法正确进行,一切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都失去了实用的价值。
   其次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朗读占有重要地位。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成有声语言——更是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因多了一层语音的作用,它才增加了活动,有了跳跃着的生命。朗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不仅符合汉语口语的特点,而且具有了音乐美和节奏美,唯有反复地朗读才能玩味作品内在的情和意,而且符合语文教学的内在程式。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感知力,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学生对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用心、用情认真地读,做到口心合一,读思结合,揣摸到作者的匠心。所以教师指导朗读时要求要严格, 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诵读涵泳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诵读过程中自己生成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深层次的学习快感。倡导诵读涵泳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深得读书之乐,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春雨润花,清渠灌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071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