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鸾银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能大力开发、充分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资源,巧思妙想
  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由于好奇常引发兴趣,好奇心驱使学生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引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的热情,促进创造思维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提供许多新鲜、有趣的物体,可激起学生创造的激情。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我们要利用所处环境的有利条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让其与花草树木对话,与蜜蜂、蝴蝶嬉戏,和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以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
  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主题教育,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随处可见各种树叶,不同形式的瓜子壳、玉米皮、麦秸草、野草和各种农作物的种子、瓜果、蔬菜等。通过美术兴趣课,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美术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促使学生积极地了解和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把其转变成美丽的图画或是装饰品,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如:学生以探究小组的形式对资源材料多方观察思考和初步尝试,经过学生们的巧妙构思、精心制作,都能变成一件件富有情趣的工艺品。有一位学生完成了一幅难得的学生装作品:玉米皮拼接成时尚多层衫,碧绿的荷叶裁制成荷叶裙,多么生动形象而又具民族特色。大家觉得他像一个时装设计师,将来会为人类设计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还有一个学生给太阳设计了这样一套服装:戴着柳条编的绿草帽,穿着绿草裁出的花衣裙,这也引起学生的嘲笑与评论。但也是在教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的讲述引起了一片掌声:“现在的环境被人为地破坏,黄色的风沙吹没了绿色的家园,气候干燥少雨。我给太阳穿上绿裙子,让它射出绿色的阳光,这样夏天就不热了,太阳也更漂亮了……”
  二、依托资源,开展活动
  利用本地教育资源,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教育活动,并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活动形式实施,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家乡自然资源的了解,发现了家乡潜在的美。通过活动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堂教学不再仅是知识、技能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例如:学生经过多方观察思考和初步尝试,最后确定了以玉米秸秆为主的自然材料作为开发对象。因为这种材料在农村随处可见,如果这部分资源能够走进课堂,在美术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赋予艺术的加工创造,那么岂不可变废为宝吗?于是,我们开展了关于玉米秸秆的主题活动,学生和老师对玉米根及玉米衣的利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尝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装饰活动中,我们将各种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等运用到装饰中,通过贴贴、画画、剪剪等形式,将它们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挂毯、小包和头饰等;将萝卜、土豆、红薯、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教室;用捡来的芦花、枯叶、草梗粘贴成了鸟窝,用竹枝做成了梯子、篮子,竹片做成了风筝、编成了竹帘,用贝壳、螺丝、树枝、树叶、花瓣装饰成了盆景,用稻草编、扎成了马、鹿,用丝瓜筋拉、剪出了各种丝瓜娃娃,用棉花壳做成了风铃等。
  三、挖掘资源,开拓创新
  资源是学生发现美和创作美的中介,对于身处农村的孩子来说,身边有许多取之不尽的资源和材料,如:泥、沙、石、稻草、麦秆、干草、野花等是非常丰富的乡土材料,由于它们的可取性、可塑性、随意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农村流传着许多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民间风俗。如娶亲时的热闹、过新年的喜气洋洋、正月的合家团聚、春天里放风筝、端午节吃粽子等,这些是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风俗,远比那些圣诞节、生日Party来得亲切。这就需要教师提供能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怀有更高的热情,并极其专注地投入创作中,通过自己的设想、构思创作美。
  我们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农村的孩子对芦苇非常熟悉,有的同学从小就会用芦苇的茎、叶等制作一些小玩具。一到夏天,芦苇生长得非常旺盛。但是,从来没有人把这些东西搬到课堂上,进行造型练习。于是,我和组内老师一起把这一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首先,我们制订了一套可行性的实施计划和方案:(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总结;(2)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做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发现、创造;(3)带领学生采集芦苇或布置学生回家采集。具体实施以兴趣课、活动课为主,辐射其他学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全新体验,调查芦苇生长规律,采芦苇叶、芦苇花,学做芦苇工艺……这些都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于是,学生潜在的积极性经过稍稍提炼就发挥起来了。
  农村的自然物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充分地挖掘它、利用它,那么可以说每一样都有它极好的价值。老师只要提供一些适宜的辅助工具就行,如小桶、小铲、小碗等,当然农村特有的麦秆、干草、野花等更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自由的交流中,不仅互相欣赏美工作品,而且能够使自己的情绪与思维进行融合,拓展他们艺术发展的空间。
  总之,美术教学中要广泛利用一切可用的本土资源,做到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师生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因素,一旦让它们进入美术课堂教学,就成为课程的重要建构者,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091662.htm